图书简介
《法律博物馆:文物中的法律故事(中华馆)》于2021年9月出版,作者江隐龙,“写作全能型”法律人,《法治日报》《法治周末》《检察日报》法律专栏特约作者,《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观察》文化专栏特约作者,《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历史专栏作者,头条号“切割地球”点击量破1亿。
无论是严肃的法条、冷峻的判决还是漫长的法制史,似乎都缺乏一种人间烟火的气息。幸好,在千百年的岁月积淀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法律器物,在它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法律的刚性与威严,亦能体会到法律的温暖与博爱。本书搜集了我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20多件法律文物,如丹书铁券、节钺、铜匦、登闻鼓等,并用生动的文字及精美的图片建成了一座“法律博物馆”,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尽识法律之美。
小编荐语
法律文物是古代法律制度的见证和记录,几乎每一件都能对应一种法律制度,它们被收藏于各个博物馆,夹杂于众多古物之中,或举世瞩目,或无人问津,有些即使近在眼前,若不了解背后的传承与典故,也难免有“纵使相逢应不识”之憾。《法律博物馆:文物中的法律故事(中华馆)》从文物的角度追溯古代法律制度的生成演变,既生动形象,又新鲜有趣。
在普通人眼中,跟法律相关的文物有古代法典、契约、刑具等,殊不知那些博物馆中常见的礼器、兵器、印章、度量衡器也在法律的范畴中肩负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它们或陶土烧造,或青铜铭刻,有些完好如初,有些只有残篇断简,都曾是法律制度的化身或载体,是古代法制文明的见证者、传承者。
历史剧中经常出现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包青天手中的尚方宝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各朝做工考究的“身份证”、县衙门前极具仪式感的堂鼓……这些法律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能梳理出与法律密切相关的历史脉络,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被法律的精致与温度所感染,在不经意间打开法律殿堂的大门。
内容选摘
诰命、敕命承载着浩荡皇恩,受封者与袭封者自然会妥善保管。事实上清朝针对圣旨的保管也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受封人务必小心珍藏,如偶遇水、火、盗窃失者,经申请复议,尚准许重新补给。但若因收藏保管不善,导致虫蛀、损伤或潮湿破坏污染者,便要罚俸六个月;若是直接丢失或家道中落将圣旨典当,被发现则将革去官职。在这一严苛的律令下,受封人自然也不敢大意。
——引自:“天下第一公文”的面子与里子
作为中国古代皇权的标志,玉玺其实还有一个前身:禹鼎。清朝史学大家赵翼曾说:“三代以上以禹鼎为重,六朝以上以秦玺为重,盖风尚如此。”
传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之后,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并将其铸造成了九鼎,以一鼎代表一州,九鼎自然就代表天下。夏商周三朝,禹鼎一直作为传国重器存放在都城,作为统治者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楚庄王熊旅问禹鼎的大小轻重,意欲取代周朝,当时的王使王孙满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为答复,最终使熊旅放弃了伐周的野心,由此留下了“楚王问鼎”的典故。
——引自:玉玺的奇幻漂流
自刘邦下令制作丹书铁券后,这一器物在历朝更迭中几经起伏,最终被岁月打上了“免死金牌”的烙印。《水浒传》中借丹书铁券烘托柴进的身世虽为虚构,但大抵符合历史逻辑。不过,历史上的丹书铁券通常徒有虚名,真要仰仗其免死往往不可靠,从这一角度而言,柴进持券却被逼上梁山的情节,更具有真实性。
——引自:血色承袭:有名无实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