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知产护创新 十年磨一剑

时间:2019-11-13 来源: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编者按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开创了知识产权审判新局面,充分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形象,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一直以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与效率”,依法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促进文化繁荣、维护公平竞争、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有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我国首批知识产权法院走过10周年历程之际,本刊特推出一组封面文章,展现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坚定步伐,以飨读者。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本刊记者 朱雅萌

  

  10月18日,一起涉人工智能领域的“AI数字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庭审有近百名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与会人员参与旁听。

  

  “整个活动组织流程安排非常有序,庭审过程流畅,法官和律师们都表现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同声传译高效精准,整体庭审感受很好。”AIPPI会长奥山尚一全程参加观摩后作出如是评价。

  

  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于10月19日在浙江杭州开幕。据悉,这是该协会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300名知识产权界人士参加会议,其中包括1500余名境外知识产权界人士。参会人员的国别和地区数量创下新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继续加强合作,坚定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为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国际环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中国力量”。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我国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从2014年北京、广州、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相继设立,到自2017年起南京、苏州、武汉、成都、杭州等21个城市先后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再到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建设不断深入。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也不断朝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撑和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步伐坚实而有力。

  

  01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一直以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发明专利等技术类案件集中管辖和审理的优势,总结提炼科技创新司法保护规则,统一技术类案件裁判尺度,强化对创新成果保护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激发自主创新的信心和活力,有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杭州中院公开庭审的“AI数字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探索。

  

  记者了解到,该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提供的“AI数字人”服务中使用的音频驱动人物口型模型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因涉及的技术问题复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技术调查官协助法官一起查明了有关技术事实,并在庭审现场完整展示了发明专利侵权案件的技术比对过程,获得了旁听人员的一致认可和点赞,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生动实践。

  

  刷新国内知识产权维权纪录的“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也是司法保护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岑宏宇指出,专利和技术秘密是保护技术成果的两种基本法律手段,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该案是当时人民法院针对同一工程项目判赔额最高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并通过积极探索停止侵害的具体方式和范围,既实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又有利于促成当事人和解共赢。二审依法改判全额支持权利人主张的2.18亿元损失并判令各侵权人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据了解,在2.18亿元判赔基础上,当事人在执行中就新增项目和后续生产行为达成了全面和解,权利人最终获赔6.58亿元。该数额创下我国知识产权维权获赔纪录,不仅彰显了司法保护力度,也切实体现了对各类企业的平等对待。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力促两大种业巨头就某杂交水稻品种纠纷达成和解,一次性化解涉及15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纠纷,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据悉,该案成功入选第四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切实维护国家种业安全。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两家种业领军企业站在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立场上,放下争议,达成和解,展现了现代农业企业的大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大加称赞。

  

  为进一步推动技术类案件审判质效的提升,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关于知识产权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审判实际情况,调整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促进技术类案件审判资源进一步优化;下发《关于健全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审判质效通报反馈机制的意见(试行)》,切实强化对下监督指导……

  

  一项项体制机制的完善,一件件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发布,一个个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出台,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和后盾。

  

  02

  

  

  激励文化创新创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近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著作权案件审判对于优秀文化的引领和导向功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司法保护研究,持续提升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等领域的著作权保护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瑰宝。2023年10月20日,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江西省贸促会联合主办,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赣知·2023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题研讨会在景德镇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100余人参加主题研讨。与会嘉宾就景德镇证明商标的发展历程、陶瓷地理标志产品的界定、陶瓷企业如何处理自己的商标与地理商标之间的关系及提高自己产品的保护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加大对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方已经作了初步审核,尽了注意义务,不构成侵权!”

  

  “被告无法确保作品仅向阅读障碍者提供,App分流后势必会影响我方经济利益,造成对我方著作权的损害。”

  

  2023年,上海首例“无障碍视听作品”案在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原告、被告第二次对簿公堂。

  

  原来,原告某视频网站依法享有多部电影作品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公司作为“无障碍影视”App的运营方,免费传播电影、电视剧的“无障碍格式版”。原告认为,被告的相关行为侵害了视频网站对电影作品的著作权,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删除、下架视听作品等。金山法院在充分考虑著作权保护与残疾人权益保障后,提出了调解方案,最终,被告承诺将对会员进行严格审核,原告同意“无障碍影视”App上的作品无须下架、删除。

  

  首案的妥善解决,是人民法院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一次创新实践。为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保障更多的阅读障碍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充分享受文化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牵头起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做好涉无障碍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工作 切实保障阅读障碍者文化权利的通知》,对无障碍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理原则、审理思路和裁判规则予以明确。为残疾人权益保护注入新动力。

  

  审理涉著作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各领域的案件纠纷;加强与文化保护专门机构、行业协会、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开展打击盗版专项整治行动;以司法建议为载体,针对司法工作中发现的文化领域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意见建议……人民法院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积极作为,充分展现了自身的司法责任与担当。

  

  03

  

  

  维护竞争秩序公平公正

  

  在第五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强调,严格保护落实不够,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严格保护的目的,不止于让受害者权益得以挽回,更要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

  

  近年来,人民法院通过严格公正司法,充分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持续探索完善数据保护规则,规范引导互联网健康发展,以优质高效司法审判促进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运行。

  

  2024年1月16日,国内首例非法调用服务器API接口获取数据予以交易转卖案件尘埃落定。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微梦公司诉简亦迅公司及深圳分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二审公开宣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全额支持微梦公司诉请赔偿经济损失2000万元。

  

  “该案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下,承认和保护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数据资源处理者对依法依规持有的数据进行自主管控、合法利用、获取收益的权益,保障其投入的劳动和其他要素贡献获得合理回报,规范引导数据抓取及后续利用行为应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广东高院民三庭庭长王晓明表示。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2024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反垄断民事诉讼程序事项、相关市场界定、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及垄断行为的民事责任等作出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指出,《解释》积极适应经济新业态发展和竞争法适用的新挑战,认真总结反垄断执法司法经验,充分吸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反垄断司法规则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是浙江法院知产人的共识。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法院“铁腕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判决侵权人赔偿损失总额达20亿元。全省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共23件,总金额为5.6亿元。在美的诉艾欧史密斯净水器发明专利侵权案中,杭州中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5000万元,有力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分论坛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以下简称《工作规划》)的发布备受大家关注。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工作规划》从信创、数据交易、互联网3.0及数字时代新应用场景四个方面分领域细化了相关对接举措,并结合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优势,从实体、程序、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优化了相关保障举措。22项具体举措为未来三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一直以来,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从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公平竞争角度,用足用好法律规则,加强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04

  

  

  积极参与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我们作为一家聚焦创新产品开发的专精特新型企业,一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但通过今天的座谈,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还十分欠缺,感谢法庭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司法服务,护航企业更好发展。”吉林长春某公司负责人赵倩对长春知识产权法庭的法官表示诚挚感谢。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充分发挥法院的司法功能和社会功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与市有关单位完善协同配合机制,推进业务交流、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2023年4月25日,长春知识产权法庭与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促进与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长春北湖科技园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示范站”,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织好“支撑网”。

  

  该示范站成立以来,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共计走访企业61家,为3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指导,委托园区内调解组织开展线上调解265次,邀请技术调查官、专家陪审员参与调查活动134次,支持和引导企业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创新成果借助示范站平台得以快速转化、快速保护,助推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更强、动力更足,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一直以来,全国各级法院深化落实“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全覆盖,入驻调解组织、调解员数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人民法院委派诉前调解纠纷9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80%,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司法需求。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文旅厅、版权局,在涉文化产业纠纷化解中引进专业定价机构和专业调解力量,连点成线,构建“专业审判+专业定价+专业调解”有机衔接的涉文化产业纠纷专业化化解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大大提升了涉文化产业纠纷调解的效率和成功率,有效解决了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就海量作品使用许可存在的争议和问题,从根本上化解纠纷,促进整个文化产业良性健康发展,为湖南文化强省建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双赢多赢共赢”,人民法院一直在行动。

  

  截至目前,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部门为牵引、4个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27个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部门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体系基本形成。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理念变革、制度创新、素能提升,有力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激励文化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融入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链接:https://sxgy.shanxi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1991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www.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