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周】全区法院为小孩儿哥、小孩儿姐守“未”更美好的明天!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大普法力度,以依法能动履职促推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和社会环境。
我们提高思想认识,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构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建立未成年人“三合一”审判团队,为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一体化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妥善处理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抚养、探望以及涉未成年犯罪等案件,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保护。积极开展法庭教育和回访帮教工作,确保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庭前、庭中、庭后均能得到保护。
我们坚持注重预防保护先行,深化法官普法进校园。落实法治副校长机制,区高法院5名资深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各中级、基层法院分别选派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切实发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治教育的职责,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治宣传力度,协助履行保护学生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等工作职责。区高法院组织全区法院开展“把爱带回家——真情暖童心,相伴护成长”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共开展相关活动80余次,受教育人数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慰问品1万余份。联合江扎社区居委会走进拉萨市城关区当巴小学,为400余名在校学生送去一堂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法治第一课;联合妇联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从娃娃抓起,在拉萨市城关区二十六幼儿园开展法治教育课;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普法活动,青少年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司法工作,亲身体会法治氛围,强化普法宣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2023年以来,全区法院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20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物品4万余份;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普法活动140余场次,参与活动2.4万余人次,切实在学生群体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我们注重延伸司法职能,全流程落实未成年人犯罪帮教机制。建立健全“庭前交心谈话”“庭审教育感化”“庭后跟踪帮扶”工作措施,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犯罪前期预防及后期思想改造、行为纠正等工作,对生活确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罪犯提供全面帮扶,防止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拉萨中院联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一起强制猥亵未成年人案件的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拾信心,回归正常生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全区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符合犯罪记录或相关记录封存条件的进行全面排查并实施封存。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涉及未成年人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区高法院积极指导全区法院负责家事审判的相关庭室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必须向未成年人父母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告知书,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行为进行早期预防。在坚持教育、挽救、感化为主,惩罚为辅工作总方针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对于主观恶性深、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绝不姑息纵容,坚决依法惩治,确保司法公正。
我们注重专业审判机制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一体化保护。为进一步构建符合未成年人案件特点和规律的工作机制和审判体制,培养未成年人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专业队伍,加强未成年人民事、刑事、行政案件跨部门协同审判,区高法院建立未成年人“三合一”审判团队,并指导中级、基层法院全部完成未成年人案件“三合一”审判团队的组建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全社会更加关心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肩负更重责任、面临更大挑战。下一步,全区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的重要部署,以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为契机,一以贯之落实党和国家少年儿童工作方针政策,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未成年人审判这份阳光事业。
原文链接:https://xzgy.xz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6635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