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围绕“一四四四”工作思路推进法治建设
围绕一条主线,以更优法治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创优年”行动,出台安庆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健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办理惠企政策合法性审查17件,涉及颗粒化政策服务清单219条。开展送法进企、法治体检等活动330余场次。持续做好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共兑现问题358个。发布《安庆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安庆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355项轻微违法行为纳入免罚范围,79项政务服务事项证明施行告知承诺。
实施四大工程,整体提升法治安庆建设水平。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700余场,受众1.6万人次;市本级、10个县(市、区)、81个乡镇(街道)开展专题述法。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培育“法律明白人”1.8万余名,开展司法协理员试点工作,配备基层司法协理员80名,配备社区矫正社工249人。实施示范创建引领工程,成立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推进制度及任务分解表,全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桐城市“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上报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出台《全市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施法治督察提质工程,网上公开各地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成绩单”518份。出台《关于加强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协作配合 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充分运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良性互动。
健全四大体系,彰显良法善治辨识度。健全合法性审查规范体系,印发《政府立法协商工作规则》,发挥协商民主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市县乡三级政府共完成合法性审查1242件,提出意见建议2802条,为推动中心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健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体系,建立案前速调、行政机关自行纠错、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机制,市本级四分之一的案件经调解后得到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健全法治助企护企联动体系,对市政府现行有效的35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面清理,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126件,保留225件,修改7件。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法律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等活动,实地走访企业544家,组织法律培训154场,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83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714条,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87件。健全“一站式”解纷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印发《安庆市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指引》,10个县(市、区)均已建成集接访、调解、仲裁、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市各级矛调组织共受理30755件,调解成功率98.7%。
开展四大行动,做优做强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品牌。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行动,开展公证服务进村居(社区)、企业园区与司法鉴定质量提升年等活动,1家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达A级,3家单位、6名同志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28件,处理群众法网预约数308起,办理公证1.7万余件,办理仲裁案件428件。开展普法宣传“进万家”行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法工作深度融合发展,“非遗+普法”工作在全省“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原创法治“三微”作品150余部,组织精品法治戏曲下乡活动180余场次。法治戏曲《黄梅声声唱普法》在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精彩亮相。开展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护稳定”行动,出台安置帮教对象等级动态评估办法,开展全市安置帮教对象摸排专项行动。建立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教育等制度机制,开展社区矫正从“心”出发矫治专项活动。开展行政执法水平“大提升”行动,印发《关于开展乡镇街道赋权工作评估的通知》,在18个乡镇(街道)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试点工作。修订出台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办法,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2024年度行政执法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91.4%。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qmyfzs/576232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