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将司法为民做到群众心坎上

时间:2019-11-13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做深做实定分止争,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考中做到“蹄疾”“步稳”“劲足”,让群众真切享受到司法便利和司法改革的红利。

  打造“山海融治”新格局

  “不用跑法院,我的烦心事就解决了!”近日,蕉城法院5G+三都海上巡回法庭通过5G远程庭审设备,成功化解一起涉及饲料买卖和民间借贷双重纠纷案件。在几十公里外的三都澳海域上,当事人致电法官表示感谢。

  三都是蕉城区唯一一个不通陆路的海岛。23年前,全国首个海上田园上流动法庭——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在此成立,法官们带着国徽、乘着快艇,到海岛上、渔排上、当事人家中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多年来,法庭不断探索创新,迭代升级,于2022年6月推出全国首个“5G+海上巡回法庭”,通过引入5G技术,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三都镇5个岛屿和城澳半岛,为当事人提供了在线证据提交、远程调解、庭前会议等全流程线上诉讼服务。

  “5G技术的加持,使海岛群众参加诉讼从平均上岸6次减少到目前只需一两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海上巡回法庭法官陈庄介绍,针对海上纠纷“九龙治水”问题,该院还加强与公安、司法行政、综治中心等成员单位以及多家涉海执法部门的协作,构筑“护海共同体”。如今,当事人只要找到一个部门,就能联系上相关部门,让群众“少绕圈”“少折腾”。

  从山海到城乡,司法惠民的脚步不止于此。

  走进霍童镇兴贤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夜谈普法正火热进行。

  近年来,霍童法庭针对当地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夜调纠纷、夜谈普法、夜访民声”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如今,“三夜”机制日臻成熟,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而在八都镇猴盾村,畲村法官工作室采用“1名‘双语法官’+1名党员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团队工作模式,每周固定时间为畲村群众提供来访来电咨询解答、诉前调解、送达、普法宣传等,打通了司法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

  山区“夜调”、法润畲乡,与“海上枫桥”遥相呼应,构建起山海融治新格局。

  让群众共享司法“数字红利”

  2023年4月27日,由蕉城法院倾力打造的“1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受邀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再次向社会各界展现了蕉城“智慧法治”的新活力。该平台围绕多元解纷、司法村村通、优化营商环境、拥军优属等特色服务展开建设,打通了诉前调解、立案、保全、审理、信访等全流程、全环节闭环,为当事人提供20余类诉讼服务,让群众共享一站式建设成果。

  以“数”为桥,为优化司法服务开启更多可能。近年来,蕉城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将现代化的线上服务理念贯穿于调解、立案、开庭、执行、归档等阶段,持续推动司法工作向便民化、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执行信息化改革创新为抓手,蕉城法院创新研发“智慧执行”智能化终端平台,通过融合执行无纸化和内外网信息交互的优势,构建现场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全天候“不打烊”便民立案机制,开辟了执行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针对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蕉城法院全面推进“诉服村村通”建设,推动“1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延伸至乡村社区、企业园区、海岛渔排,实现了矛盾纠纷“就近办、网上办、马上办”。

  蕉城法院干警在e调中心为群众提供解纷服务

  赋力法治惠民,人民法院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今年4月,蕉城法院还在全区16个乡镇街道同步启用“e调中心”,使群众得以就近前往“e调中心”驻各乡镇(街道)工作站,自主选择解纷服务。中心通过发挥“网络+网格”“信息化+好传统”集成优势,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减轻群众诉累。

  助力提升“普惠金融”的“惠活量”

  “非常感谢法院帮我们养殖户解了燃眉之急。”日前,拿到调解协议书后,养殖户陈某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前,陈某向银行申请6万元普惠金融贷款,用于养殖鲍鱼和龙须菜。2023年8月,受“杜苏芮”台风的影响,陈某亏损严重,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于是,他找到蕉城法院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寻求帮助。法官前往实地现场查看情况后,多次联系银行沟通交流,最终,银行同意为陈某等有困难的其他受灾户整体延期还贷两个月。

  这是蕉城法院推进金融领域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受金融政策调整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普惠金融纠纷持续增长。

  一头是群众生活的“小日子”,另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人民法院如何保障普惠共赢?

  对此,2020年3月,蕉城法院联合宁德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全国首家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创新构建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通过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退休法律工作者等具备金融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个人担任调解员,织密金融解纷服务网。

  “诉前调解及对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都不收取任何费用,使当事人的调解积极性明显提高。”蕉城法院立案庭庭长宋小平介绍,法院还积极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出台针对普惠金融纠纷调处的优惠政策,促使更多金融纠纷诉前快速化解。

  四年多来,蕉城法院诉前成功化解普惠金融纠纷3382件,普惠金融纠纷一审立案数由年均1000余件降至300余件;2022年,该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质效评估体系排名全省第一。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3469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