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完成“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186项任务 重庆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5月24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副市长胡明朗在向大会作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介绍,市政府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186项任务和2020年25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渝中区、永川区和南川区“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分别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示范项目,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启动。
为行政行为构建法治保障
2020年,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市政府继续为规范行政行为而加强制度完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制定或修订市政府规章9件。提请审议《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改善营商环境,提请审议《重庆市社会信用条例》,创新社会治理。
完成971件市政府部门和区县(自治县)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清理审查疫情防控、实施《民法典》、生态环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13个专项内容的市政府规章9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4338件,废止、修改市政府规章16件,废止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77件。
及时出台《关于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等规定,清理24部涉及卫生健康领域的法规规章和471件配套规定,保障疫情下有序发展。并以优化营商环境、铁路安全管理、嘉陵江流域环境保护为重点,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川渝协同立法。
继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0年,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权力事项目录清单管理,集中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923项、公共服务事项175项。制定优化营商环境30项改革任务和100条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压减企业办事环节、材料、时间、费用。
市场监管中,我市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制定市场监管领域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抽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3.5%,结果公示率达100%。对全市95万户企业开展公共信用评价,9182名失信被执行人受到任职资格限制、2258户失信企业受到联合惩戒、1.32万户失信企业(法人代表)依法修复信用。
优化政务服务,“渝快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办件量超过1.4亿件。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7%,网上可办事项超过95%,区县政务服务大厅“一窗综办”窗口和事项数量均超过80%。“渝快办”“天府通办”全面联通。
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持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落实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重大政策性文件征求意见稿349件;全程跟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施情况,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358件市政府合同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所有重大行政决策均经过合法性审查。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8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组建8支市级综合执法机构,探索在重庆高新区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全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执法规范,市生态环境局等42个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制定本系统执法文书等7项标准,市统计局等13个市政府部门完善本行业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严格执法人员管理,梳理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4219个,清理审查行政执法人员76676名。
不断强化权力监督制约
2020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提请审议事项58项;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提案,满意率均100%;全面完成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指出的5大类21个问题整改;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办结一审行政应诉案件859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46.7%,较2019年提高6.6%。查询公务员信用记录144批3128次,失信被执行人涉政府机构实现动态“清零”。
制定区县(自治县)108项、市政府部门109项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对所有区县(自治县)和12个市级部门“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评议,查找245个问题并整改落实,梳理总结推广34个典型经验做法。
突出抓好各领域普法宣传
2020年,我市组织1.58万余名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现场考试,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实现全覆盖。评审各区县(自治县)和67个市级单位年度普法计划,建立执法机关普法联系点150个。突出抓好宪法、民法典、公共卫生领域普法宣传,开展专题宣传活动5万余场次,覆盖2200万余人次。
探索建立行政复议“云听证”机制,行政复议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全覆盖。探索复调对接,将调解贯穿于办案全过程。2020年,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148件,办结3086件,调解化解率为24.59%,直接纠错率为13.38%。
原文链接:http://sfj.cq.gov.cn/sy_243/yfzs/202105/t20210528_933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