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行业标准 >正文

子弹打光了,他拉开炸药包,走向了敌人——从长津湖走来的司法行政人(二)

时间:2019-11-13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从20摄氏度的江南来到零下40摄氏度的朝鲜,对于一个南方战士来说,寒冷与敌人的子弹同样可怕。

  王德云是浙江天台人。71年前,他所在的部队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接到了直接入朝命令,他和战友们穿着单衣紧急奔赴现场。那年,朝鲜半岛正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

  连续数日的行军、战斗,有的战士溃烂的皮肤同衣服冻粘在一起,根本没办法脱掉;有的战士穿着胶鞋,脚早冻得没有知觉了,他们干脆脱掉鞋,在冰冷彻骨的雪地里跑。

  王德云的十个脚趾头,在那场战争中,冻没了。

  

  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行军(来源:央广军事)

  腿不是腿,是两根棍子……

  浙江省长湖监狱离休的王德云老人,已经102岁了。

  23岁时,他随新四军北上抗日,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王德云又投入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战场。

  

  战争年代的王德云

  某天的傍晚,志愿军对美军发起了冲锋,但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很多战士身体被冻僵了。僵到什么程度?这位百岁老人说,两条腿已经不是腿了,而是戳在地上的两根棍子。别说膝盖打弯了,就是走起来也得靠躯干的力量往前挪。

  即便这样,也没有任何一个战士退缩,他们直挺挺地冲锋,一点一点挪着冲锋,用完全没有知觉的手指扣动扳机,冲锋!

  战场上的声音是何其悲壮!美军尖锐的机枪声过后,是战士们成排倒下的声音,闷闷的;但冲锋号和呐喊声却一直没有停。前面挪动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又马上向前,倒下、向前、倒下、向前……就这样不断的重复,再重复。

  

  王德云老人

  无形的电波,就是他的武器

  “美军的探照灯一遍遍扫过,很亮,地上有根针都看得见。天天都在炸啊,山头上的弹坑一个连一个……”长津湖战场是什么样子,山东省潍坊市司法局离休干部袁津溪老人至今还记忆犹新。

  

  刚入朝鲜的袁津溪

  今年88岁的他,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华东军区第九兵团前线指挥所电区队报务员。在前线指挥所,每日电报一摞摞,用老人的话说,“根本发不完”。

  由于需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休息时他往往倒头就睡,睡得很沉,沉到敌军轰炸都吵不醒他。几次醒来时,他满身都是渣土和房顶掀下的茅草;要不是还喘着气打着呼噜,战友都以为他牺牲了。

  但作为战士,这些他都不怕。他最担心的,还是怕毁掉自己的武器——一台能发出重要电波的发报机。

  信息线,就是生命线。为了不贻误军情,他冻僵的手来回在机器和纸张间穿梭;直到影响到发报效率,他才会捂一捂。一冷一暖,冻疮引起严重溃烂,即便淌着脓水发报,他也没耽误任何一项任务。

  

  袁津溪老人

  痛打“从无败绩”的第一师

  在离袁津溪不远处,驻扎着第九兵团的五十八师。杨兰亭在那里。

  云南省第二监狱离休干部杨兰亭,现已92岁了。虽已在鲐背之年,但胸前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杨兰亭老人

  1950年11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为粉碎敌人的狂妄野心,杨兰亭所在五十八师奉命开往东线参加长津湖战役。当时,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长津湖旁高坡的背面。在另一面,就是号称从无败绩的“美利坚之剑”——美国陆战第一师。

  杨兰亭老人说,双方武器的先进程度相差悬殊。美陆战一师有大量重型武器和最先进的坦克,而他们手中只有缴获的国民党军队的武器,产自不同的国家,型号也各不相同,弹药匹配都成问题。

  不久,他们就和“不可一世”的美国陆战第一师开战了。枪支弹药不匹配,后勤部队即便送来新的,也还是用不上。这可怎么办?杨兰亭和战友只能用血打、用肉打、用意志打。“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啊!打完子弹就拼刺刀、甚至用棍棒,找到什么拿什么打……”

  美军用重型坦克开道,火焰喷射器到达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燃烧。为了打破这种“绝对优势”局面,杨兰亭和战友就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这些东西对抗敌军坦克。有的战士越过火线,爬上坦克,把手榴弹塞了进去。坦克炸了,他们也没能再回来。

  

  战斗中的志愿军(来源:央广军事)

  志愿军虽然没有钢铁般的武装,但他们是钢铁般的人。杨根思,是杨兰亭的战友,同师172团3连连长。11月29日那个很冷的早晨,杨兰亭会永远记得。

  彼时,志愿军已将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分隔阻截,形成四个大的包围圈。美陆战一师孤立无援,唯有突围南逃,而小高岭正是其南逃的必经之地。扼守小高岭,就是扼制住了第一师的咽喉,扼守它的部队注定会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的恶战。

  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杨根思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爬上小高岭半步!

  那天,在长津湖东南面的小高岭上,杨根思率领几十名士兵,冒着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的狂轰滥炸猛烈射击,八次击退数十倍于己、整连整营的人海式冲击。

  气急败坏的美军像发了疯一样,对小高岭发起了第九次进攻。此时,我军的防御工事早已被炸成了平地,而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一人。

  面对疯狂的敌人,杨根思抱起了仅剩的5公斤重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跃身而起冲向了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油画《不朽的英雄杨根思》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杨兰亭转业回到了地方。1961年,他积极响应中央支援边疆的号召,来到了云南省第二监狱。

  面对新的工作挑战,同其他从长津湖走出来的战士一样,他从未怕过。他一直记得战友杨根思在战前那晚说的话 ——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71年过去了,长津湖惨烈的搏杀声似乎还回荡在冰湖上空。在幸存的抗美援朝老兵耳畔,那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激昂凛冽的冲锋号、战友怒吼着的咆哮,在他们余下的人生里一刻也不曾停息地回响……

  下一期,我们共同来倾听,那场残酷战役亲历者口述的长津湖战役。


原文链接:http://sft.shaanxi.gov.cn/yw/hydt/4980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www.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