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善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民调“华佗”
图为刘涛(中)正在主持调解一起土地纠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平妮 文/图
法治日报通讯员臧怀生陈付明
他扎根基层32年,用心用情为群众纾困排忧解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布衣法官”、人民调解“华佗”;他勇于创新善于总结,在工作中摸索出“搁置争议、无痕化解”调解模式、遗产继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
他,就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司法局青菏司法所所长刘涛。
51岁的刘涛自1990年从部队退役后,就投身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2007年2月,他调任曹县司法局青菏司法所所长,并兼任青菏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007年以来,刘涛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化解信访积案和疑难纠纷260起,涉案金额9600余万元,先后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个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称号,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评为“山东好人”,被菏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评为“菏泽市第八届道德模范”。
“作为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天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时时打交道,他们的急难愁盼我感同身受,既然他们找到我、信任我,我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帮助他们。”刘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0年5月,在青菏街道北邵村房屋征收中,一起家庭财产纠纷影响了房屋征收工作进度,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找到刘涛,希望司法所能迅速予以调解处置。刘涛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发现纠纷源于其家庭成员对2008年6月签订的一份家庭财产分割协议存在异议,矛盾不断积累进而发生肢体冲突。
刘涛先是安抚这一家人的情绪,并通过摆事实谈法律讲感情的方式进行耐心细致地劝说。最终,该户家庭成员同意搁置争议,先进行房屋丈量,然后再通过调解协商解决问题。紧接着,刘涛以亲情为切入点圆满化解了这起家庭财产纠纷。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青菏街道辖区征地拆迁项目不断增多,为有效化解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刘涛探索总结了“搁置争议、无痕化解”调解模式,拓宽了农村土地纠纷化解途径。截至目前,刘涛已参与化解青菏街道办事处7个项目征地拆迁纠纷100余起,化解率100%。
“因为一套房子,闹得俺全家年都没过好,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房子不办了也不要啦!”前不久,青菏街道某村85岁的村民张爷爷向刘涛说起已经去世的儿子房产继承一事时一脸无奈。
张爷爷告诉刘涛,儿子2018年8月不幸去世,其生前购置了一套商品房。2021年8月,儿媳妇钱某在办理不动产证时,售楼处工作人员告知按法律规定“办理姓名变更需要遗产继承公证书”,因为这一纸证书,钱某前后跑了3个多月均没结果。而且,因该房屋继承涉及的人员较多且大多在外地,致使办理不动产权证变得异常麻烦。
在了解案情后,刘涛决定采取“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的模式进行办理。经与其他继承人逐一沟通,他们均表示放弃继承并出具放弃继承权证明和相关物证。随后,刘涛就为钱某等人制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到曹县人民法院办理了司法确认手续。“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也得到不动产机构的认可,困扰这个家庭3个多月的遗产继承难题得到顺利解决。
“真没想到俺跑了仨月都没办好的难题,让刘涛主任一天办妥了,服务好、办事快,还不要一分钱!”张爷爷激动地说。
这是刘涛在遗产继承案件调解上走出的一条“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创新之路。“相较于通过诉讼方式或者办理公证手续,不仅程序繁琐、周期长,还需要缴纳费用。而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手续少、时间短、零费用、当日即可办结,深受群众欢迎。”刘涛说。
据统计,2017年以来,刘涛通过这一方法先后化解遗产继承纠纷100余起,累计金额近两千万元。
不仅仅是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刘涛始终未曾停歇。刘涛的工作也赢得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刘涛同志善于学习,小岗位,大作为,多难的事情都能办成。”青菏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楠这样评价。“刘涛所长来了就没有难题,他就是当代调解‘华佗’。”青菏街道北邵村委会主任李宪春说。“刘涛主任热心肠,俺们老百姓有了困难都爱找他,他就是我们心中的‘布衣法官’。”青菏街道三合村村民岳宝生说。
“我将用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身体力行地将法治思维融入实际工作中,做一名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者及宣传员,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刘涛说。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rmcycjfz/202301/t20230105_4702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