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2022年,市司法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力和水平。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将全面落实中央和本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纳入党委会、局长办公会重要研究议题并推动落实。年内累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和《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专题讲座10余场次。
(二)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研究制定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的实施意见和北京仲裁委员会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举措;持续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落地;对办理律师类和司法鉴定类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优化律师事务所核名管理工作,律所核名时限由17日缩短至5日;在部分公证机构提供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服务、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印发《北京市司法行政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及公示期限目录(法律援助类)(试行)》,全面落实权力清单管理、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依法办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职业资格认定等行政许可18382件,法律援助行政给付783件、其他政务服务5373件;实施“双随机”检查361次、专项检查2次;依法办理各类投诉举报495件次。
(四)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制定出台《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24条举措;优化律师公益服务,成立冬奥会公益法律服务团;积极完善“万所联万会”机制,持续开展法治体检;制发《公证投诉处理文书格式(试行)》,加强公证案件投诉处理;加强公证行业涉企收费监督检查,开展专项公证质量检查;制定《北京市实行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的意见(试行)》,开展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印发《北京市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完成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全面评查工作;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2022年,三大平台共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305万余件次,群众满意度均在98%以上,12348热线平台提供服务1178567人次,群众满意度为99.44%,年内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424件。
(五)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研究制定落实我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着力推进首都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开展“迎接二十大 送法进万家”“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13800余场;组织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申报工作,全市18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开展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年度创建工作,联合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命名51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指导各涉农区培养1.2万名乡村“法律明白人”。
(六)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助力更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设。全力推进16个区和经开区、342个街镇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市、区、街乡镇三级矫正委员会全覆盖。着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开展《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工作职责加强新时代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部分行政执法权下放实行综合执法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见》情况专项督查;组织召开全市司法所业务工作培训会,提升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夯实调解工作基层基础,指导各区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依法完成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换届工作;开展全市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产生四级调解员共19911人;拓展行专人民调解组织领域,成立全国首家网络文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市首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2022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94195次,调解案件207081件, 预防纠纷8648件。
(七)持续推进“智慧监狱”“智慧戒毒”“智慧法治”建设。推进“智慧监狱”“智慧戒毒”建设,实现戒毒场所与各区司法局、司法所远程视频会见互联互通,实现计分考核罪犯和罪犯分级处遇等执法工作网上办理、网上流转、网上审批、一网通办;研究制定北京市司法局“智慧法治”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方案(2023-2025年);推进在行政执法监督和监狱刑罚执行领域落实国家“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试点;完成北京市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三期、行政审批系统和市局OA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推进北京市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平台、智慧矫正项目立项、招标和建设工作。
(八)不断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党内监督,认真执行《关于健全完善司法行政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的实施细则》《关于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若干措施》等监督制度,积极落实市委巡视整改意见,接受驻局纪检监察机构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年内办结人大建议30件、政协提案42件,办理以我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123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8700余条;加强政策咨询和政策解读服务,全年共办理群众留言1007件。
此外,我局认真履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公室和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推动印发《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研究制定《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的北京方案》,组织开展年度习近平法治思想课题研究申报、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工作;开展各区法治建设工作督察,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组织开展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实地评审迎检工作,我市3个区和4个项目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编制印发市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5项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审查工作;完成废止《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以及修订《建筑工程许可办法》等5项政府规章的法律审查工作;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立法进程;面向社会开展2023年度征集政府立法项目建议工作,有119人次提出建议202件次,与2021年相比分别增长88.9%、28.4%,人民群众对政府立法工作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对352件次市政府文件、决策、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核,对区政府和各市级部门制发的48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代理市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980件,受理1610件,审结1506件,办理市政府行政应诉案件583件。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还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司法行政系统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形成合力的能力仍显不足,推进各小组深入研究本领域改革发展,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局面方面还需提高。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司法行政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有所欠缺,公共法律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新需求还有差距。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责任。认真执行《北京市司法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试行)》,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情况纳入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并形成专项报告,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对重大改革和法治建设重点任务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职责,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工作要求。认真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围绕规划计划制定、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重要制度文件起草、重大项目和资金使用、重大案件处理、敏感舆情研判等重大决策事项,年内共召开22次局党委会、13次局长办公会,对177项议题进行研究审议并依法作出决策。
(三)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年内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第一议题”、局长办公会会前、“京司大讲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依法治国理论50次、学习法律法规4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10余场次。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7次。
四、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法治保障的北京篇章。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巩固深化市委巡视整改和政法系统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充分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全面依法治市(区)工作机制;加强与市委依法治市委5个协调小组的协调联动;持续抓好《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规划(2021-2025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年-2025年)》等规划意见的落实。
(三)优化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持续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推进企业合规建设;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建设涉外律师“国家队”;全面推进公证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司法鉴定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八五”普法中期验收,组织普法责任制履职集中评议活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继续拓展调解工作领域。
(四)全面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平安建设。健全完善政治安全、监所安全、特殊人群防控、行业监管、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公共法律服务、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八大体系,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推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工作体系,推动矛盾纠纷便捷、高效化解。
(五)严格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严格执法,找准重点,重拳整治律师行业违规问题,依法处理投诉、举报案件,加大打击震慑力度;探索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强化全方位、全流程监督;通过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完善制度机制、推行公开听证、坚持集体审议、专家深入论证、开展调解和解、案卷评查规范、行政应诉反馈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
(六)奋力推进司法行政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系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做好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设立等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告知承诺制;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研究论证完善戒毒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落实北仲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的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提升基层法治保障水平;深化落实《北京市司法局智慧法治发展规划(2023-2025年)》。
(七)持续推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围绕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经济新技术领域,深入做好立法调研;进一步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全面提升立法质量;出台《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要点》,统一审核标准,强化审核责任;开展《北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后评估;面向社会开展2024年度征集政府规章立法项目建议工作。
原文链接:http://sfj.beijing.gov.cn/sfj/zwgk/tzgg75/32605233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