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惠农工程 >正文

创新社会治理 厚植为民情怀

时间:2019-11-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东凯 张冲

  法治日报通讯员 郑建华

  “参与是最好的履职,我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人民调解,纾困解难、倾听民意、依法监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督办人,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夯基垒台。”黑龙江省人大代表、调解专家高天姿日前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2022年7月,黑龙江省首家人大代表参与人民调解的专门机构——牡丹江市人大代表调解工作站成立。如今,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正在牡丹江市落地开花。

  抓创新突破,把住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命线”

  党的二十大以来,牡丹江市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

  2022年,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发挥自身优势,选准角度,精准发力,与市司法局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参与调解机制,启动了黑龙江省首家“人大代表调解工作站”。

  人大代表调解工作站成立后,代表们坚持“坐堂接诊”和“主动出诊”相结合,展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调解中通过讲法、说理、道情,让人民群众的心事有地方倾诉、困难有地方反映、问题有地方解决。

  半年左右,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近百人次,独立调解案件26件,调解成功率达96.1%。一些医患纠纷、合同纠纷、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矛盾纠纷有效地化解在诉前,成为理顺情绪的“润滑剂”,激励人心的“催化剂”,凝聚力量的“粘合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代表们在充分发挥各自身份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满足社会矛盾化解这个基本需求的同时,拓展了对政府和司法监督深度广度,在年初的牡丹江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兼职调解员提出社会治理类代表议案9件、代表建议50余件,有力推动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纠纷化解体系进一步完善。

  牡丹江市人大代表吕智宇表示,“调解过程虽然充满酸甜苦辣,每一件纠纷也各有不同,但每当看到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看到争得面红耳赤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抓拓展延伸,打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仗”

  牡丹江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从探索实践走向步步为实、走进基层万家、走入全新阶段。

  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君桥说,“法治”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硬实力”。但群众愿意接受调解,说明在心理上,还是希望通过“避讼”“息讼”实现“无讼”。我们要做的,就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为民主持公道,为民担当作为。

  经过大半年的实践探索,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也感受到,大量的纠纷还是在基层,城区法院和各派出所更需要外力推进工作,广大人大代表应该更多地“深入寻常百姓家,过问冷暖忧心事”。

  3月30日,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人大代表“1+N”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现场会在西安区人民法院召开。

  这个“1”,既代表市、县(市区)人大系统,也代表市级的“人大代表调解工作站”;“N”既代表司法局、调解中心、法院、公安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也代表4个驻基层法院和4个先期驻城区派出所的联络点。而参与调解的人大代表,则由市级层面扩展到区级,60名基层代表,加上去年选调的40名市级代表,实现了人大代表“百人团”参与基层调解。

  基层调解员代表贾彩凤现在是一家物业公司的经理,她在回顾了以往参与调解的经历后,坚定地表态,“一定要在倾听群众呼声上出实招,在维护群众权益上下实功,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办实事,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更加畅通,让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

  抓协同高效,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

  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代表“1+N”调解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努力实现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代表们与老百姓朝夕相处,“工作置身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唠家常、打感情牌参与调解、处理问题,把人大代表驻院、驻所联络点,打造成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终点站”,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

  代表们始终带有一种情怀,既在末端“治已病”,也抓前端“治未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把民生“关键小事”作为政府“头等大事”,当好“宣传员”“和事佬”,更当好“监督岗”,对超出代表自身解决范畴的问题,以代表意见建议形式反馈上来,快速推动问题解决。

  司法局、公安局、法院更多地履行对代表及调解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职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不断完善诉调、警调对接工作机制,提高调解工作质效,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敏感事件早处置、矛盾纠纷早化解,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阳明区人大代表、区总工会主席郑宏对“1+N”调解工作寄予很大期待,她希望公安、法院能加大对农民工、新业态工人的权益保护,用服务的温度、调解的善意,解决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阳明区法院院长马洪波表示,一定支持代表工作,加强指导和配合,努力使调解结果与法律、情理相交融,把好事办好,把民心捂热,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rmcycjfz/202304/t20230418_4765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www.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