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协同”主动化解群众烦心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徐伟伦
创新矛盾纠纷“梯次递进 一体调处”工作法、探索“全周期”诉源治理新路径、打造“可信消费”防范预付费群体纠纷……近年来,北京市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政法单位力量下沉街道乡镇,变“单打独斗”为“联动协同”,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主动感知和多元化解。
在政法系统与各部门联动协同下,北京先后设立3个市级、24个区级、334个街乡级和5073个社区村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并在婚恋家庭、物业管理、医疗环保等14个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类型化纠纷化解“枫桥经验”。与此同时,首都政法系统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载体,不断提升对矛盾纠纷的预防、研判与化解能力,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现代化。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委政法委、西城区人民法院、石景山区信访办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创新“梯次递进 一体调处”工作法
如何及时全面发现风险矛盾?在东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献森看来,这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要破解的首要问题。作为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源地,东城区3000余名社工通过每日巡查、入户走访,第一时间捕捉各种矛盾风险。
近日,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竹杆社区包片社工在走访排查中发现,一出租屋因管道漏水引发邻里纠纷,工作人员好言相劝但并未换来各方和解。眼看矛盾要升级,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赶忙将这一情况上报至街道。倾听、普法、释理……经过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及值班律师调解,各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
就这样,东城区社工坚持“人在格上走、情在格上汇、事在格上做”,并通过“社区汇聚”智能化平台实时采集信息,用主动式“巡网走格”快速感知并化解基层小纠纷。与此同时,东城区充分发掘网格、社区、街道、区四级体系优势,通过网格全面感知、消除苗头,社区汇聚民情、高效解纷,街道整合资源、协同化解,区级监测监督、统筹处置,实现了上下联动协同解纷。
打造各层级协同调处模式的同时,东城区委政法委研发推出“金水桥边·矛盾风险监测指挥平台”,将各领域矛盾风险实时嵌入各街道各社区地图模块,通过不同颜色直观展现,并通过印发“体检报告”、靶向督办等形式,协助街道、社区、网格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治理能力。
“以往,矛盾风险没有分级,街道社区面对复杂矛盾,既无法有效吸附,也无法及时化解。”陈献森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通过矛盾纠纷“梯次递进 一体调处”工作法,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握指成拳”的聚合作用,实现“简案快办、繁案合办”,推动治理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末梢。东城区矛盾纠纷“梯次递进 一体调处”工作法推广以来,全区调解各类社会矛盾成功率达98.75%,基层就地化解矛盾、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探索“全周期”诉源治理新路径
“街道准备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但居民意见难以统一,引发一系列矛盾,希望法院能给予专业指导。”北京法院12368热线增设诉源治理“一号响应”功能后,西城区人民法院接到了这样一通来自街道的电话。很快,西城法院法官高中营就走进社区,为社区工作人员、产权单位和居民解读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和价值导向,居民也就自己的困惑与法官充分交流。在后期回访中,街道工作人员告诉法官,加装电梯工作顺利完成,没有发生一例矛盾纠纷。
“抓前端”的同时,西城法院深入分析个案成诉、类案多发的原因,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等方式,主动“治未病”,将司法资源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近日,一起供暖纠纷在西城法院宣判,庭后,法官向供暖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从搜集供暖温度达标证据、建立良性沟通反馈机制等层面,帮助其改进供热服务管理,从源头预防纠纷发生。
这样的案例,在西城法院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城法院完善预防为先、非诉挺前、诉讼托底的矛盾预防化解体系,探索出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全周期”诉源治理新模式。
以12368热线“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为基础,西城法院还开通了“诉源治理直通车”,对街道社区的司法需求实行“一号受理”,同时整合“西城家园”等12个线上渠道,直连群众法治诉求,实现普法与治理精准供给。巡回法官团队每周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在全市率先实现“法院+街道”诉调对接全覆盖,推动纠纷就地化解。在审判领域,西城法院也将实质化解理念贯穿司法审判各环节,通过设置专项指标督促法官做到案结事了。
此外,西城法院与43家调解组织形成对接,强化联动协同化共治,努力破解群众多元需求和法院有限司法资源间的矛盾。
“可信消费”破解预付费监管难
因为听说有商家破产跑路,这让正在给儿子选择培训班的李女士顾虑重重。在一家培训机构人员介绍下,李女士登录了一款名叫“预付监管”的小程序。小程序中的商家全部在政府备案,消费者预付的资金由银行存管,发生风险还有保险机制负责兜底。“有了政府正规监管,让我有了交钱办卡的底气。”李女士说。她所使用的“预付监管”小程序,正是石景山区自2020年以来探索形成的“可信消费”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
科技赋能,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强大助力。面对预付式消费模式存在的种种乱象,石景山区统筹政府、社会、银行、保险等多方力量,以搭建智能化协同监管平台为抓手,打造出集电子营业执照验证备案、在线电子合同缔约、消费全程可信存证、预付资金银行监管、保险服务保障、大数据风险预警、矛盾纠纷化解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可信消费”新模式,不仅让群众少了后顾之忧,也让商家有了彰显自身信用的平台,更让信用可以换来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福利,把治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这样的改革创新,也直接推动了北京市的立法进程,2022年施行的《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中,建立预付卡预收资金存管制度等诸多条款,正是源于石景山区的法治化实践,为防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石景山区1270余家预付式经营商户已入驻平台,资金交易达9.6亿元,通过平台成功化解退费纠纷800余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坚持首善,方显担当。北京市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动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切实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奋力谱写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rmcycjfz/202311/t20231109_4892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