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地融合”试点工作出实效 谱写戒毒工作新篇章
“我以为,为了一时的快感,尝试一次,未尝不可。都别动,不许动。她没想到,从此堕入深渊,曾经的爱和梦想都无法继续。我是钟南山,吸毒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是绝望和死亡的代名词,生命只有一次,少年更应珍惜。”3月17日下午,毕节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毕节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地融合”试点工作小组联合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区分局碧阳派出所到区第二实验学校开展“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禁毒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学校300余师生参加活动,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册300余份。
活动中,一部钟南山院士禁毒公益宣传片,号召全体师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健康生活;一个视频,让师生四分钟认识什么毒品;一个动画,演绎了一个人从最初吸食毒品到最终走向死亡惨痛历程;一首歌曲“吸毒的你”阐述了毒品对自己人生、对父母、对家庭所带来的祸害。宣讲民警卢德俊以“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为主题,用音视频播放、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师生讲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分类、毒品的危害、如何预防毒品和如何辨别判断他人染上毒瘾等相关知识,以案说法,以案为鉴,深刻阐释毒品对人生、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诫师生要远离毒品、远离违法犯罪才能让生命更美好,家庭更和谐,社会更稳定。互动环节中,碧阳派出所教导员郑家洪与师生互动有关禁毒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同时他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一日吸毒,终生戒毒,毒害猛如虎”,希望同学们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莫让青春“毒”行。
毕节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地融合”试点工作负责人杨荣武同志总结时强调,吸毒方式越来越隐蔽,为规避公安机关查处,吸毒隐蔽性、私密性特点增强,在公共娱乐场所吸毒的情况有所减少,选择在宾馆、出租屋、私人会所或私家车等隐蔽处所吸毒的明显增多;一些吸毒人员从线下转入线上,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建立“毒友群”,采用虚拟身份、暗语交流,进群先直播吸毒,进群后不参与直播吸毒或不购买毒品即被踢出群,形成更加隐蔽的网络吸毒圈子。新类型毒品增多,识别难,贩毒分子向青少年学生兜售“聪明药”、“0号胶囊”、“犀牛液”、“神仙水”、“娜塔莎”等,品种五花八门,有的变换包装,伪装成食品、香烟等,如“奶茶”、巧克力形态的毒品,具有很强的伪装性、迷惑性、时尚性,要求全体青少年学生要提高警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进娱乐场所、网吧等,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喝陌生人的饮料,要慎交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同时,通过今天“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禁毒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希望全体师生能更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健康,保护自己的生命,真正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远离犯罪”。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学习禁毒知识开始,让我们拥有健康、绿色、无毒的人生。
活动结束时,全体师生铿锵有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远离犯罪”的声音久久回荡在校园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毒品说不的决心。
原文链接:http://sft.guizhou.gov.cn/ywgz_97/jyjd/202103/t20210319_6724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