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头版|贵州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 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8月11日,《法治日报》头版刊发了《贵州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 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的文章。
全文如下:
贵州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
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深化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10余年间,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扬帆起航,离不开法治护航。贵州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企业经营、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示范企业创建先行先试
近年来,随着贵州经济高速发展及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区一高地”建设深入推进,来黔投资企业迅速增多,然而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的各类法律风险和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
早在“七五”普法期间,贵州省司法厅就面向全省各级各类企业做了“普法守法”专题调研,对19个行业190个大中小企业摸排走访发现,企业在法治建设上普遍存在短板,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不够深入,企业合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为尽力消除这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提高企业整体普法守法水平,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保障作用,2021年,贵州省法宣办、省司法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贵州省司法厅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国资委、市场监管、工商联等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最终聚焦组织机构建设、落实普法责任制、依法治企及员工权益保障、企业法治文化氛围营造四大方面,制定了《贵州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标准》。通过在全省范围开展创建,层层推荐筛选,最终77家企业获评首批贵州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贵州省司法厅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兑现相应政策激励奖励措施,在融资性服务等相关活动中给予扶持。同时,加强对命名企业的动态管理。
贵州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余敏表示,通过示范创建带动,贵州省企业法治意识得到不同程度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正在形成。大部分企业把法治建设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配有专门的法务部门和法律顾问,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员工法治意识进一步加强。
合规治理体系全面构建
5月中旬,记者走访了多家贵州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以及具有完备企业法治管理体系和较强法治工作能力的企业,深切感受到企业对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视,企业经营人员依法合规治企能力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多家受访企业表示,根据《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已构建了业务及职能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合规管理的“三道防线”。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以业务部门为主的“第一道防线”、
以职能部门为主的“第二道防线”全面实施风险评估与跟踪预警、内控合规自评与抽查评价,另外还有以监督、审计部门为主的“第三道防线”。铜仁市梵净古邑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有关业务职能部门和各子公司作为第一道防线,负责实施业务层风险的自我控制;法务审计部为第二道防线,负责度量风险和评估风险界限;纪检监察室为第三道防线,监督风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强化业务部门主体责任为重点,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合规”原则,以强化法律合规部门管理责任为重点,组织搭建了整体调控和重大风险应对机制。
“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近年来,很多企业将依法治企要求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均设立了合规委员会。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风控审计部合规主管徐燕说:“2021年,我集团成立了合规管理委员会,全面开展合规体系建设工作。”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苏洋告诉记者:“过去企业都是出了问题才想‘救火’办法,但构建全面覆盖、全程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后,‘救火队’变成了‘防火队’,将企业风险防患于未然。”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办副主任、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张峥介绍,该公司已逐步探索形成以“领导决策层牵头推进、法律事务部归口管理、各部门共同实施、法治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落实监督”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法治体检为企业问诊把脉
2018年至今,为促进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决策,贵州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每年定期组织千余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治体检”,为企业“问诊把脉”,帮助企业解决检查中发现的法律问题和困难,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贵州清雅律师事务所团队曾给贵阳某净水器公司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发现该公司存在劳动合同签订和企业应收债权催收两方面法律问题和相关风险。“法治体检”结束后,律所与该公司建立了“法治体检”长期联系机制,双方分别安排专门对接人员,使“法治体检”不流于形式。
近年来,贵州省共组织了6500余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4286家民营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梳理涉企纠纷4514件,为民营企业出具法律意见书5975份,审查合同12116份,审查规章制度1984份,帮助民营企业化解纠纷3285件。
通过“法治体检”,民营企业防范生产经营风险、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行政执法上做加减法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是依法行政的晴雨表,也是法治政府建设成就的试金石。”贵州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兵说。
一直以来,贵州省将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贯穿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政务服务全过程。在执法权限、执法范围上做“加法”,贵州省将119项、34项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分别依法赋予经济发达镇和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试点县所辖乡镇(街道),努力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在执法层级、执法队伍上做“减法”,自2014年以来,共撤销省级执法队伍18支,努力消除重复执法。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印发《贵州省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为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累计为20.13万户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编制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依法对111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在实施“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中及时消除制度性障碍,贵州共修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省政府规章6部,废止12部,维护了各类经营主体平等享受公平竞争的权利。通过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与合规管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创新举措,贵州省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法治基础,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为打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培育了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zfflgw/202308/t20230814_817474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毕节:执法监督为依法行政提质增效
下一篇:司法“反家暴”,你问我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