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普法学法 >正文

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让宪法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时间:2019-11-13 来源:兵团司法局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紧守正创新,凝聚合力,让宪法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紧抓“三个群体”,掀起宪法学习热潮。一是抓住关键少数,树立学法用法模范标杆。聚焦“关键少数”精准发力,邀请武汉大学法学教授以“围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为题,师市各级领导干部专题授课3课时,依托兵团干部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宪法法律测试以考促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学习宪法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抓住未来多数,筑牢健康成长法治之基。用心护“蕾”开展各类宪法宣传活动,动员“法治副校长”走上讲堂为青少年送去宪法知识,将原创法治歌曲送进校园传唱,模拟法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法律的严肃公正,系好青少年人生第一颗“法治纽扣”。三是法护银龄岁月,提升老年群体防范意识。向老年人发放常见养老诈骗手段及识别防范技巧的宣传资料,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帮助老人们甄别“养老诈骗”“投资返利”“免费旅游”等常见骗局,引导老年人远离电信诈骗和养老诈骗陷阱,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聚焦“法治6+N”,讲清讲透见实效。一是宪法宣传进机关。组织开展宪法宣誓活动,解读宪法的概念、特征、性质以及我国宪法的发展等内容,将宪法的权利、基本原则、作用等融入实际工作之中,以案释法为机关党员干部送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二是宪法宣传进校园。以“法”字的字体结构及背后的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把抽象的宪法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宪法小故事,将宪法元素融入小游戏中,法治趣味的碰撞让宪法宣传“活”起来,让法治信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三是宪法宣传进企业。通过宪法专题讲座、咨询服务、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企业学习宪法、依法治企、合规经营等法律知识,对企业提出法律问题“答疑解惑”,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精准把脉”。四是宪法宣传进连队。组织连队(社区)两委、“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参加宪法专题讲座,学习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的法律法规,普及宪法知识,也提高基层普法队伍的法律意识,为服务职工群众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宪法宣传进宗教场所。走进宗教场所,向职工群众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原则以及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没有法外之地,没有法外之人”的正确思想,提升职工群众法治意识。六是宪法宣传进网络。将宪法宣传与新媒体有机融合,通过文字、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让宪法宣传“接地气”,为宪法宣传注入“活水”,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线上普法”矩阵,夯实普法基层基础,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创新普法形式,谱写法治宣传新篇章。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普法“吸引力”。开展宪法知识有奖竞答、快问快答、拍照打卡等互动式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互动活动中,提升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宪法知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丰富普法载体,增强宣传“渗透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拓展宪法宣传渠道,通过打造“云端”课堂直播“送法”,录制传唱法治歌曲《法治修练手册》《宪法之光,青春华章》,创新推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宪法宣传活动,让法言法语“入脑入心”。三是依托宣传阵地,焕发普法“新活力”。依托兵团宪法宣传馆、军垦博物馆等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沉浸式”宪法宣传,以法治大宣讲为契机组织返乡大学生绘制法治墙绘打造“法治巷”,将宪法知识融汇其中,展现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法可说的学法新风貌。四是举办文体活动,增加法治“感染力”。创新“普法+”模式,将宪法宣传融入传统刺绣、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中,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让宪法宣传开新局、出新绩。

  第六师五家渠市司法局将持续探索创新,拓宽宪法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续写法治六师新故事。

  


原文链接:http://sfj.xjbt.gov.cn/c/2024-12-10/83714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