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风采录】段用国:做好调解工作 首先要做到热爱这份工作
近年来,河北广大人民调解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分批推介2020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的65名人民调解员的先进事迹,以此展示河北人民解调员扎根基层、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展现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取得的扎实成效。
段用国,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王一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008年以来,经他调解的民间矛盾纠纷400余件,参与调解重大疑难纠纷20多件,防止纠纷激化10余件,调解成功率在97%以上,他所在的村无民转刑案件发生,未发生一起群众越级上访的事件,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
危难关头平纠纷,调解工作显威力
多年来,他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当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窗口,努力践行着作为一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强卫士的信念和追求。2016年的一天,在王看大街上,一辆拖拉机与一辆轿车相对行驶,两车发生剐蹭,双方发生口角争议并逐渐升级。在这关键时刻,段用国不顾自身安危,上前把双方当事人分开。随后,他摆事实、讲道理,对双方进行教育开导,经过耐心劝说后,双方情绪渐渐平息,最终达成和解。事后,周围的群众感慨“若不是有老段在,还不知道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啊!”正是段用国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素质,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维护一方和谐安宁。
心系群众情感人,以理服人促和谐
抱着对工作的热爱,本着调解为民的他潜心钻研调解技巧和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促人,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2017年某日,当事人柴某姐弟因赡养老人发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段用国不辞劳苦了解情况,对柴某姐弟进行多次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姐弟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合理途径解决,不应牵扯母亲赡养问题,多换位思考,再大的问题也能解决。最终柴某姐弟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并同意将母亲接回家尽心赡养。
维护稳定为己任,守望清贫终不悔
矛盾纠纷化解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好比是医生上了手术台,矛盾不化解,纠纷不解决,就不能退下来。王一村村民张某因赡养费问题,找到段用国调解。经过与其子巩某的沟通得知,巩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并称张某来到他家时,他已经十八岁,能够自食其力并且进行工作,现在他已经70多岁,依靠两亩地来养家。面对双方情况,经过多次调解后,张某同意将其名下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交由巩某,巩某承担张某每年所需的基本生活用品开支费用。
调解矛盾纠纷时,段用国任劳任怨,始终秉承积极主动,高效务实,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乐此不疲地冲在调解第一线,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说:“做好调解工作,首先要做到热爱这份工作。我只想尽己所能,为大家干点实事。”他就是这么个实实在在的人,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
责任编辑:河北省司法厅
原文链接:http://sft.hebei.gov.cn/system/2021/05/07/030092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