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8个国家扶贫日,致敬扶贫榜样↓
编者按
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今年的“扶贫日”,特推出“致敬扶贫榜样 推动乡村振兴”专题报道,聚焦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郝家桥村,“七一勋章”获得者、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石光银,“小木耳大产业”领路人、在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在丹凤县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的98岁老党员、中国社科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通过报道,树立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郝家桥村:幸福的花儿在群众心中开放
对于已经70岁的侯志荣来说,近些年无论是家里还是村上发生的变化,都让他格外高兴。“现在家里收入多了,自己心情好了,身体也好转了。脱贫后,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侯志荣告诉记者。
侯志荣的经历与感受,是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这几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户548人,贫困发生率30.7%。脱贫攻坚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去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43元。
今年2月25日,郝家桥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一天,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10个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郝家桥村光荣上榜。在颁奖仪式上,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代表郝家桥村全体村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这一沉甸甸的奖牌。
“对于我个人来说,非常高兴,非常激动。我是郝家桥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前几年我还是贫困户,近几年因为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我现在已经脱贫了,吃穿不愁,特别幸福。今后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郝家桥村群众会团结一致,更上一层楼。”侯志荣说。
从贫穷落后的偏僻村落,变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郝家桥村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是乡亲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村民正在葡萄大棚里打理枝叶。记者 周明摄
而这一切变化,还要从前些年的一股春风说起。
2018年,“三变”改革的春风吹到了郝家桥村。这一年,村上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经营,形成了集山地苹果、温室大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带动贫困群众逐步从“耕者有其田”向“耕者有其股”转变。
村民郝志奇如今逢人就说这改革改得好。多年前,由于身体原因,郝家桥村村民郝志奇无法继续外出务工,家庭陷入贫困。2019年,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下,郝志奇承包了村里的一座大棚,前半年种芝麻香瓜,后半年种西红柿和黄瓜,依靠自己的勤奋劲儿,当年就收入了3万多元。2020年,尝到了甜头的郝志奇又承包了一座大棚。“我家的债务今年就能还完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如今,他已经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政策好,干啥都有劲。”郝志奇说。“从革命年代开始,郝家桥就有着勤劳奋斗的光荣传统,劳动英雄刘玉厚是村里几代人学习的榜样。”刘振喜说。
在郝家桥村,既有像郝志奇一样承包大棚脱贫致富的群众,也有不少人在村子发展产业中通过就地务工脱贫致富。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日子富裕了,村上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学校、卫生院、幸福院等相继建立,基础设施完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获得了更多幸福感和自豪感。
“以前村里没有学校,我们只能在县城租房带孩子上学。如今,村里的学校不比城里的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王彩霞开心地说。
如今,不少“新式农民”出现在了郝家桥村。23岁的刘俣辛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父亲开办的万丰养殖场当起了“技术场长”,2000多头生猪被他养得又肥又壮。
28岁的王硕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西安的机会,来到陕果集团绥德公司,负责郝家桥村山地苹果园项目,一干就是3年。他说:“我把这些果树当成我自己的娃娃。一些树明年就开始挂果,我太期待了。”
产业到位了,村民更有盼头了。截至2020年底,郝家桥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按照人股、地股计算共向村民分红80余万元。
“山沟沟里把温棚建,荒山一下变花果园;千年长来万年长,永远不忘共产党……”曾任郝家桥村会计的马兴业用自编的唱词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记者 周明)
石光银:大漠上创造美好新生活
10月的陕北大地,秋意正浓。
在位于榆林市定边县的十里沙村,村民们正在生机盎然的蔬菜大棚里热火朝天地忙活着。“再有不到1个月,青菜就上市了,上市后不愁销路。”十里沙村村民韩伟波高兴地说,“如果没有石光银带着大家治沙,哪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在十里沙村,村民们每当谈起治沙英雄石光银时,心中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激。石光银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顽强抗争,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的事迹激励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石光银(左)正在马铃薯组培中心观察马铃薯种薯培养情况。资料照片
“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治住沙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40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治沙造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实现了“沙退人进”。
石光银的家乡榆林市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这里是西北地区出了名的沙窝窝,也是名副其实的穷窝窝。曾经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被风沙撵着跑是石光银记忆中的一部分。
童年的经历,坚定了石光银治沙的决心。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石光银辞去农场场长职务,成立全国第一个股份制农民治沙公司,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想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一定得把沙治住、把林造起!”石光银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挑战十年九旱、寸草不生的“狼窝沙”。就在这一年,10多次6级以上的大风吹倒了90%的树苗。第二年,大家栽种的树苗80%又被风沙毁掉。
1988年春,在第三次奋战“狼窝沙”的过程中,他们采用“障蔽治沙法”,在迎风坡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种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最终树苗成活率80%左右。
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把沙地变成了绿洲。然而在他看来,不仅治沙,还要致富。石光银的治沙公司在十里沙村建起移民新村,许多南部山区的贫困户搬迁到了这里。2015年,石光银成为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十里沙村先后完成了自来水入户、村级生产道路建设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宽带网络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自2019年起,石光银又支持当地村民新建了322座移动大棚,并流转200亩土地,在全村发展枸杞、蜜桃种植产业。这些大棚种植产业,在2020年为农户增收480多万元。
治沙致富,沙窝变金饽。就这样,村民腰包鼓了,治沙积极性更高了,形成了治沙与致富的良性循环。
“在石光银的帮助下,我们走上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石光银还联合1000多户农户,先后办起了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百头肉牛示范牧场等10多个经济实体。2020年,十里沙村村民的人均收入近2万元。”现任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庚成提起石光银,话语中满是敬佩,“石光银总是对我说,一定要把群众的事办好。”在韩庚成看来,石光银用一生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尽管年近古稀,但这个坚强的陕北汉子仍然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在石光银看来,带领群众摆脱沙漠的侵袭、走上致富的道路,是自己一生坚守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今的他仍坚守在造林第一线,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前沿。
“我是一个治沙人,做好毛乌素沙漠的治沙造林工作,我责无旁贷。”石光银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守护好一代代治沙人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打造出的绿色屏障。只有持续治沙,才能实现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传承下去。”(记者 王梓萌)
李玉:小木耳发展成大产业
他是全球首位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他年近八旬,却常年奋战在科研一线,全年出差天数长达200余天,在深山老林中常常一钻便是数十天;他把东北培育的优良木耳品种移植到秦岭腹地,帮助柞水县1万余名贫困人口通过木耳产业稳定脱贫增收……
他就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
“我在食用菌领域的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群众的信任。”10月10日,记者拨通李玉院士的电话,说明采访意图后,他笑着答道。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稳健有力,完全听不出年近八旬的沧桑。
1978年,从成为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李玉就踏上了食用菌领域的研究之路。
多年来,李玉带领团队,建成全球首个集食、药、毒菌类栽培及野生为一体的种质资源全基因数据库,抢占国际食用菌育种新高地。李玉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然而,却有人问他:“你们的研究成果能让百姓挣到钱吗?”
听到这里,李玉暗下决心:“要让菌物不只生长在科研实验室,更要生长在群众的田间地头、社会的工厂车间,成为百姓致富的好帮手。”
为此,以创新成果为依托,李玉先后主持并带领团队完成“973”“863”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他们选育黑木耳、玉木耳等广适性品种45个;创新推出两棚制花菇生产等9项生产工艺,研发小孔出耳等12项原始创新关键技术,颠覆了食用菌须棚室遮光保湿栽培传统理念,填补多项世界空白,产生经济效益达300亿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李玉团队也积极以菌类产业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李玉在柞水县的院士工作站内向群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讲解木耳相关知识。记者 郭诗梦摄
“2017年,我与柞水木耳就因脱贫而结缘。那时柞水县是科技部的定点帮扶县,在科技部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前往柞水开展培育木耳工作。”1944年出生的李玉院士尽管年近八旬,但却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讲述着他与柞水木耳的情缘。
李玉告诉记者,刚去柞水时,发现本地人虽然种植木耳,但却很少了解当地菌类的情况。
柞水有哪些菌类?这成为李玉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为此,李玉带领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前往柞水县的深山老林里,采集研究标本、进行菌类资源普查。
“那时正值夏季,山林里不仅蚊虫多,还常有野兽、毒蛇出没,在标本采集中时常碰到各种危险情况。”李玉团队的工作人员回忆。
通过几个月的研究,李玉团队掌握了当地的气候情况和大致的木耳种类。
哪些木耳适合在柞水生长?本地的木耳菌种好还是自己团队培育出的好?是否需要改良部分菌种?……这一系列问题又扑面而来。
经过数月的实验和对比研究,李玉团队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对柞水本地主栽品种进行了改良,选育了5种适合柞水栽培的木耳。“其中4个为黑木耳菌种、1个是玉木耳菌种,这几种木耳也是目前柞水木耳产业集中发展的品种。”李玉说。
4年多来,李玉院士团队积极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1个、木耳博物馆1座,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让柞水县年产木耳菌包可达1亿袋,年栽培规模维持在7500万袋左右,实现年产值近3亿元,已有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李玉院士带领团队开始进行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目前我们研发出了食用菌面条、木耳冰激凌、木耳益生菌饮料等,真正把木耳产业发展成一条能长久致富的产业链。”李玉说。(记者 郭诗梦)
夏森:用初心滋润“枝叶”
10月13日,连续多日的阴雨天后,丹凤县终于放晴。在依山傍水的龙驹寨街道赵沟小学的雨燕操场上,孩子们开心地追逐嬉戏。教学楼上“今天努力学习 明日大有希望”的字样清晰醒目。这所校舍和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背后,凝聚着一位98岁老人的心血和牵挂。
3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工委看望慰问夏森老人,并向她送上花篮。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被工作人员推到主席台正中。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
夏森老人和陕西的渊源还要从2006年说起。
当年5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名离退休人员,夏森来到单位的对口帮扶县丹凤县考察。当时在丹凤县第一小学(原丹凤县西街小学)工作的马平富至今还记得,他在学校见到老人,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老人衣着朴素,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却仔细看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认真倾听着师生们说话。这一行,看着眼前低矮昏暗的教室、残缺不全的桌椅、呼呼透风的门窗,夏森老人的眉头始终紧锁。当听到“许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时,她立刻停下脚步,毫不犹豫地向随行人员借了2万元,交到校领导手中,叮嘱他们为西街小学学生购买桌椅、字典等学习用具。
生于1923年的夏森老人,15岁奔赴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抗大,师生们在窑洞教室里,以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条件虽苦,精神却是昂扬的。此后,夏森老人又在延安那片红色热土上工作、教书育人。“老人说,自己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吃苦,希望把他们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夏老的言行令在场的人们都深受感动。”马平富说。
2008年,夏森老人又为西街小学捐资2万元,奖励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各165名。从此,她便和丈夫汝信同志一起走上了漫长的捐资助学之路。同年,她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挂职的同志那里得知,位于丹凤县城郊区的赵沟小学的校舍还是年代久远的土木结构建筑,木门木窗,室内光线昏暗、冬冷夏热,早已破旧不堪。了解情况后,夏森老人心疼在此读书的100多名孩子,便拿出自己和丈夫省吃俭用节省的20万元,捐给该校,在这里建起了新的教学楼,让孩子们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2013年下半年,夏森和丈夫拿出多年积蓄,共同捐献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随后不断追加,用于资助陕西省丹凤县和江西省上犹县贫困家庭大学生上学。2016年9月,丹凤县32名环卫工人家庭贫困大学生又收到夏森老人另外捐出的6.4万元。15年间,她累计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202.3万元,资助了182名贫困学生。
夏森老人的事迹深深感染着受资助的孩子们。
2018年临近暑假的一天,受到“夏森助学金”资助的清华大学学生刘喆专程登门拜访了夏森奶奶。刘喆回忆说,当天听说自己要去拜访,汝信爷爷、夏森奶奶早早便在家门前等候,拉着手将他迎进了屋。“夏奶奶家在北京一处不起眼的普通住宅楼上,家里没有多少家具,只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是一摞摞书籍。听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师说,汝信爷爷、夏森奶奶平时生活简朴、省吃俭用,坚持每天自己买菜、做饭,但那一天,爷爷奶奶却带我下馆子吃了顿大餐。”深受感动的刘喆说。
8月27日,丹凤县举行2021年“夏森助学金”发放仪式,又有56名家庭生活困难学生得到夏森老人共计14万元的资助。(记者 王婕妤)
原文链接:http://sft.shaanxi.gov.cn/yw/gzdt/5017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