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听证会讯 >正文

无缘无故成被告?小心落入骗子圈套 市民收到法院“开庭通知”涉及个人准确信息

时间:2019-11-13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3月21日,巩义市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后台接到群众反映,称:收到了一条短信,自己贷款后涉嫌骗贷被贷款公司告了,自己莫名其妙成了被告,并通知其来巩义法院开庭,但是他完全不知道这事情,可是短信上明确的写明了其贷款行为,让他不确定是不是确有此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能辨别信息真伪么?

  

   开庭信息不要急,辨别方法要牢记:

   电子送达在诉讼材料送达中运用得越来越普遍,不过收到法院立案通知短信不用急,辨别真伪很重要!

   1.打电话。法院发送的任何短信都会提前与当事人电话联系沟通,如果您收到了类似短信有疑问,还可以通过拨打诉讼服务热线12368(全国统一诉讼服务热线电话),电话询问信息真假;

   2.看案号。法院案号的组成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号”,而法院代字是有对应行政区划编码的,巩义市人民法院立案案号:(年份)豫0181刑XXX号、(年份)豫0181民XXX号、(年份)豫0181执XXX号等。

   3.看材料内容。人民法院发送的短信中包含链接及验证码,接收人打开链接,复制粘贴验证码即可查询所有相关文书信息。通常情况下,法院送达的材料包括:起诉状副本、证据材料、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等,诉讼材料上均会盖上法院送达公章,并明确告知案件的承办法官。

   最后,巩义法院提醒大家手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如接到类似诈骗信息时请核实真伪,提高辨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原文链接: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485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