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发力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西安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西铁法院”)作为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西安市、西咸新区行政、环境资源案件的试点法院,2016年集中管辖以来,连续多年保持案件数量高速增长态势。为破困局,西铁法院加强自身挖潜,在陕西省行政诉讼领域首创性探索开展行政速裁、推行要素化审理、制作要素化表格式裁判文书、建立健全“三审查三分流”机制等,通过转变审判理念、优化行政审判供给侧、强化诉源治理三个维度的提升,大力开展诉前多元化解、诉源治理、府院联动等工作,寻求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
2022年,西铁法院新收行政案件数量首次出现下降拐点,较2021年减少了1569件,同比下降25.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西铁法院树立“站在末端看前端”的思维模式,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诉源、诉前、诉中、诉后四个节点层层推进,建立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中端解纷、末端拓展的全流程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完善“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多元共治、分层递进解纷新格局。2023年,西铁法院新收行政案件数量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816件,同比下降17.6%。
集“百家”之力奠化解之基
司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关口”,但并非唯一“渠道”。
“行政争议涉及的社会关系广泛,矛盾利益较为突出,行政争议的解决不能单靠一个部门、一种方式,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解决机制,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加大行政纠纷的协调力度,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西铁法院院长郑鸿表示。
2023年9月11日,西铁法院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政府召开了行政争议多元化解第一次联席会议,这是西铁法院同蓝田、莲湖等13个区县政府签订《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框架协议》后召开的第一次联席会议,是该院以区县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拓展提升诉源治理“西铁模式”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据了解,西铁法院还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签订了多元化解机制框架协议及实施意见,共同成立了多个多元化解、诉源治理中心,并在西安市雁塔区行政审批局建立诉源治理示范点,上线“扫码说法、法官码上到”便民小程序,法官以视频方式解答常见法律问题,群众可在线观看,同时,常态化开展法官大讲堂、案件协调会、特邀调解员专题培训、巡回审判、庭审观摩等活动,通过点面结合,构建府院联动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体系,做深做实能动司法。
在此机制下,西铁法院与行政机关加强信息共享,定期通报行政机关应诉、负责人出庭、败诉等情况,积极参与西安东站征收补偿标准细化、某基金会案情评估论证、业委会组建工作问题研讨、生产安全事故法律问题研讨等,为行政机关重要政策的出台、调整,重要事件处置等事项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意见。2023年,西铁法院组织或受邀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征收安置补偿、行政处罚等专题培训34场,通过提供咨询意见、风险评估、专题培训,提升政府决策水平,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法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努力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源头。
以多元之势汇化解之智
“外孙子女能否获得拆迁补偿安置?”“和我们情况一样的都获得了补偿安置,为什么政府不给我们安置?”2023年3月,针对户主的外孙子女未获补偿安置的诉前化解案件,西铁法院组织原、被告在该院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中心进行座谈,法官、特邀调解员结合法律法规及生效判决,向行政机关提出诉前化解的处理意见和可行性方案,并向被告发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建议函》。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回去告诉乡党们,以后关于外孙子女安置补偿的问题,不用再去法院起诉了,符合条件咱管委会会主动解决的……”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着相关补偿安置政策。西铁法院行政三庭庭长翟汉卿介绍,外孙子女是否具有安置补偿资格系列案件的化解,进一步推动了该区域安置补偿方案的完善等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从源头防止了类似行政争议再次发生。
据了解,在府院联动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助力下,西铁法院建立诉前多元化解机制,在征求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探索诉前化解前置程序,将分流、参与型纠纷化解变为组织、指导型纠纷化解,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多元化解机制解决纠纷。同时,特邀调解员进驻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中心,调动多方力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西安市司法局预调中心工作人员入驻院诉讼服务中心,引导发挥行政复议的“分流阀”作用,推动行政违法的自纠、自愈,助推“大诉讼小复议”向“大复议小诉讼”转变。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协商性、灵活性、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更有利于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西铁法院副院长赵新告诉记者,在某基金会不服民政部门作出的吊销其登记证书的行政处罚一案中,因该案涉及基金会善款处理,案件敏感、社会影响大,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该案进入诉前化解程序,承办法官利用类案判决的参考作用,对原、被告进行析法明理,为双方搭建有效的“面对面”沟通平台,最终成功化解矛盾,原告撤回立案。
在诉前化解工作中,西铁法院通过优化多元解纷流程,设立由法官指导、行政机关配合、特邀调解员参与的诉前化解模式,明晰化解工作步骤要求,制作“三书、两函、一表”,力争实现诉前定分止争,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路径。2023年,该院通过多元化解方式处理案件3065件,其中导入诉前化解2674件,化解案件943件,化解率为30.8%,实现了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擎法治利剑护公正底线
“真没想到,我们的行政纠纷、民事纠纷在西铁法院一并被解决了……”在西铁法院当场领到工伤赔偿金的农民工刘某连声感叹。
原来,刘某是某装饰工程公司装修工人。2021年3月,刘某在工作过程中意外摔伤,造成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刘某因向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未获得支持,遂将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诉至西铁法院。西铁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晰,刘某的诉求理应得到支持,但单纯判决并不能完全解决刘某的困难,刘某还需要通过民事诉讼讨回工伤待遇。
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在化解行政争议的同时,一并对刘某与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纠纷进行调解,最终,各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当场签订工伤赔偿协议,用人单位现场向刘某支付了全部赔偿款项,刘某自愿撤回起诉材料,该行政争议及后续工伤赔偿的民事争议得以一并解决。
近年来,西铁法院紧紧围绕“公正和效率”工作主题,把提升司法能力、依法公正审判作为推动工作的硬核力量,优化行政审判供给侧。对于诉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案件,及时立案登记,通过繁简分流,进一步扩大行政速裁的范围,通过“门诊式”审理,搭建案件速裁的“快车道”。同时,西铁法院推行类型化审查、要素化审查、专业化审查的“三审查”机制,通过梳理类型化、要素化、专业化审查经验,归纳、印制要素化审查规范10余册,制发不履行安置补偿职责案件的表格式、要素式审查模板,设计“要素化表格式裁判文书”,使裁判结果一目了然,在提高审判效率的同时,让行政机关清晰掌握法院审查重点,提高其执法规范程度和举证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
据了解,西铁法院建立了诉讼必要性引导机制,通过庭前案件事实的梳理审查,以向当事人发出《诉讼必要性要素(指引)表》的形式,了解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背后的真实意图和利益诉求,并就此提供适当的诉讼指引,以期有效减少非必要诉讼及其衍生、关联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避免出现程序等待和程序空转的问题,提升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可能。在该院审理的原告张某某等30余人诉某区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案件中,承办法官利用诉讼必要性引导机制,同时结合示范诉讼的引领效果,促使行政机关主动履责,公开了当事人所申请的信息,推动与该案相同情况的30余件案件从源头得到解决。同时,该院将此项工作向诉前延伸,在诉前化解中通过引导工作,对诉请主张的必要性、诉请实现程度、非诉讼机制的适用进行引导,有效化解案件。
此外,为引导行政机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主动化解争议,减少关联衍生案件的发生,实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西铁法院统筹依法裁判和协调化解,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在处理涉某征收项目遗留问题的过程中,西铁法院发现存在批量诉讼的可能,遂主动联系西安市司法局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座谈了解补偿安置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存在问题后,明确类案处理尺度,对经审查认为符合补足补偿安置条件的,及时向被告制发《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建议函》,由被告主动履行补偿安置职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对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补偿安置条件的,及时作出裁判,以示范案例的形式,为类似情形的处理提供参考,减少类案滋生。
履延伸之责促全链推进
2023年,西铁法院行政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较2022年同比上升27%,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率等指标较2022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已见成效。
为实现诉源治理全流程、全覆盖,西铁法院加强各个环节的诉调对接,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推动诉源治理向末端拓展。围绕辖区重大项目、劳动工伤、安置补偿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针对审判中同类案件多发高发的情况,西铁法院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趋势性问题及时总结提炼,有针对性地向行政机关制发司法建议。通过对个案、类案的审理裁判,西铁法院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引导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加强判后答疑制度落实,围绕当事人对案件证据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理由等方面提出的异议,向当事人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增强其对裁判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通过对已审结案件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梳理归纳,总结出案件答疑重点及后续注意事项,我们就不同的裁判方式制作了7种通俗易懂的“裁判明白卡”,对行政诉讼的驳回判决、撤销判决、适用法律、生效时间等群众可能存在疑问的部分进行解释说明,将以往判后答疑‘有疑问、必答复’的模式创新转化为‘主动答疑、随判答疑’,有效帮助当事人正确、全面地理解法院裁判。”西铁法院行政一庭庭长赵欣介绍,通过实行“裁判明白卡”,用群众看得到的举措、听得懂的语言和更好接受的方式讲明法理、说透道理、分析情理,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理解和认可法院的裁判结果,有效减少了衍生案件。
“下一步,西铁法院将坚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到诉源治理工作中,筑牢源头防控,深化府院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促进西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从‘有’向‘优’的转变,真正实现‘让矛盾在诉前止步、让纠纷在诉内解决’的治理目标,为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贡献西铁法院的智慧和力量。”郑鸿表示。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4/id/78953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调解+N” 多元解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