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诉】“有小张法官给我写的纸条,日期忘不了”
“谢谢您!谢谢您!”在科尔沁草原一家农户的院里,一位老人在儿女孙辈们的搀扶下,紧紧握住承办法官张帝的手,不停表达着对张帝法官的感激。
该老人今年已90高龄,由其五儿子赡养,因其余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五儿子上诉至通辽市科尔沁区法院,法院依法判决每人每月给付老人200元赡养费。
判决生效后,五名被执行人均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其中有三名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被人民法院依法足额冻结。
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情况,张帝法官没有直接划拨银行存款,认为以诉前调解方式化解家庭矛盾才是最佳途径,于是组织双方当事人到村委会协商解决此事。
双方到庭后情绪较大,一家人争吵不断,相互指责。
五儿子:“你们要么出钱要么出人,凭什么妈只让我一个人管?”
大儿子:“法官,不是我不管,我都快70了,经济状况也不好……”
四女儿:“什么叫我们不管?是你不让我们探望!”
法官:“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咱都是最亲的人,有什么困难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让老母亲安度晚年。今天既然都到齐了,都说说自己的想法,表个态……”
待其六个子女都到现场后,张帝法官耐心从情理角度入手,缓和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另一方面,讲清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最终,五名未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均表示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现场履行了义务。
尽管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张帝法官决定要为这一家人的亲情修复再添“一把火”。
法官:“既然咱们都说开了,事情也解决了,我建议大家一起去看看老人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和和美美的多好。”
张帝法官与老人子女孙辈共同探望老人,十余人见到老人家都激动万分,没说几句话便泪水潸然。五儿子也提前准备好饭菜,看到一大家人其乐融融重归于好,张帝法官感到由衷的欣慰。
张帝是通辽市科尔沁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每周设有固定接待日,每次接待他都携带两本自制的登记簿,一本是《接待日志》,其中记载了所接待的每名当事人的姓名、电话、诉求,能够现场解决问题的,便在后面划勾,如现场不能解决,就将所需办理事项记载到另一本《外出办案登记簿》,如到银行、房产部门、车管所等协执单位办理何种事项、哪起执行案件需张贴查封公告、需转评估、拍卖等,这样既能保证不忘记当事人的诉求,也能合理安排外出办案的路线,从而最大限度节约司法资源。
执行中常常涉及冻结、查封的时效,张帝除了在执行笔录中明确告知当事人续行冻结、查封时间,为了方便当事人记清上述时间,他还特意提前制作好了一张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请一定记得在xxx年xx月xx日前到科尔沁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书面申请续行冻结、查封”,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当事人来续行冻结、查封时都会说:“有小张法官给我写的纸条,日期忘不了。”
执行工作是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而“最后一公里”的路途有多坎坷,只有执行法官自己知道。这“一公里”的路上,有泥沼险滩,也有烟火百态。对执行法官而言,公平正义之路永不止步,张帝以他那平凡的执着、不懈的追求,实践着护法、执法的天平之梦。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8/id/80501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