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法制在线 >正文

三门峡市加强行政执法及协调监督体系建设

时间:2019-11-13 来源:河南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年来,三门峡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锚定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崤函”,全力打好“组合拳”,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深化,全市行政执法提质增效,社会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三门峡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覆盖全域的协调监督网络。加快推进市县乡三级监督体系建设,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设置率100%,乡镇、街道司法所全部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牌子,协助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与市纪委监委机关联合出台《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五项机制》,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配合协作机制的办法(试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司法局借助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平台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政府行政复议机关建立行政诉讼和复议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进依法行政。

  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打造过硬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队伍。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岗责体系建设,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制定和公布率100%。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8部地方性法规和2部政府规章全部制定并公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推动行政执法单位建立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以及内部执法监督、教育培训等制度规范53个。编印《法治政府建设指导手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手册》,组织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30余人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64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能力提升专项活动,创新开发“甘棠政务—学考云”培训考试系统,累计培训考试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210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是扎实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自2023年5月30日将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水利、广电、文化和旅游等领域45项行政处罚权交由乡镇政府行使以来,全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61个乡镇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全部设立并且有独立办公场所,配备大队长1名、副队长1-3名,平均每个大队8-9人,“三室一库”和办公设施、必备执法装备配备到位,日常检查台账和行政执法流程图以及案件受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制度机制建立完善,外观标识、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程序、执法车辆、执法装备实现统一。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序开展,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3件,罚款金额总计329.08万元,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始终坚持常态化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着力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坚持检查评查常态化,突出专项监督优势互补,每年选取1个县(市、区)“驻站式”监督,每季度随机检查评查2-3个行政执法单位,市纪委监委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法大规范、行政执法(审批)队伍教育整顿、防范整治行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监督、助企惠企政策落实专项监督等专项活动,2021年以来共实地监督重点执法领域和执法一线单位110余家,集中评查执法案卷1154本。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扎实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确保了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五是持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结果运用,着力实现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共进双赢。把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纳入依法治市考核体系和法治督察内容,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问题较多的行政执法单位和存在过错的行政执法人员,市纪委监委与市司法局协同督办追责。2021年以来,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31份,约谈行政执法单位7家,追责行政执法人员47人,真正让执法监督“长牙”。三门峡《坚持“三个常态化”防范整治行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进监督融合规范行政执法》分别被全面依法治省简报和省、市纪委监委信息刊发。强效监督有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门峡市2023年行政诉讼败诉率位居全省第二(败诉率从低到高排名),涌现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市城市管理局张国军、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渑池县税务局、全省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市审计局、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共进双赢的良好局面。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4/08-15/30511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