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发布 三年蓝皮书标注珠海法治之变
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1年《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同步发布。这也是珠海连续第三年发布法治蓝皮书。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2019年至2021年,数不清的改变,在珠澳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合作、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等领域发生,延展为特区发展进程中精彩纷呈的特殊单元。
“珠海的法治经验,充分体现了法治对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将为其他地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也认同,珠海多年的法治实践,为地方法治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战“疫”之法 有章可循
科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时间回拨至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的春天。在防疫物资紧缺的关键时刻,一些不法分子借卖口罩之名实施网络诈骗。斗门检察院在办理该宗案件时提前介入,启动速裁程序。最终案件仅用9天便完成审结,有效打击震慑了涉疫犯罪。
这是今年蓝皮书上的独特章节,记录了珠海的战“疫”故事。在最牵动人心,最考量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疫情大考中,珠海把“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作为防疫的首要选项,全面、客观、科学地把握疫情动态,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有法可依是疫情防控的前提。2020年2月14日,在疫情发生初期,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迅速通过《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及时的法治支撑。3月17日,珠海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珠海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落实,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大局稳定。这为珠海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珠海严格依法制定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群众基本权利,统筹协调职能部门间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文件的权威性和统一协调性。”今年的珠海法治蓝皮书中如是评价。
一场以法为纲的抗疫行动,在各部门间展开。海关、城管、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落实边境管控和物品检测,加强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严密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预警和应急处置,严厉打击涉疫情刑事案件;“两法衔接”平台发挥信息优势,依法维护市场环境;“一站式多元解纷”方式,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维护权益的制度性成本;“互联网+”让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走向“云”端,教育引导群众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依法行动;还有政府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智囊团作用,对市、区政府及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重大决策发布、重大工作措施进行合法性论证,共提出法律意见88条。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改变。珠海在坚持法治原则之下,全社会勠力同心,跨过了艰难困阻。”一位市民在网上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融合向深 服务向好
服务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如果选择一个除家乡以外的大湾区城市工作生活,您会选择哪个?”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每一次,他都毫不犹豫地答“珠海、横琴”,“澳门市场很小,大湾区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希望澳门同胞能有更多机会在大湾区施展才能。”
马志达对珠海乃至大湾区的信心,来自于珠海近年来紧密结合国家及澳门的发展需要,倾所能、举全力支持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伴随着珠澳两地合作更加紧密、成果更加丰硕,珠海应如何探索更开放、协同、共治和共享的合作模式?答案是对全方位、全链条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制度安排和体系设计。
让珠澳两地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智能化,是突围关键。澳门投资者此前在珠海开办企业要到珠海办理登记注册,随着珠海推行商事登记全流程跨境办理,现在投资者在澳门本地粤澳工商服务中心就能实现“珠澳通办”。
为解决越来越多港澳企业在内地纳税和业务办理的诉求,横琴新区税务部门率全国之先推出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让港澳非居民纳税人直接通过境外银联信用卡和云闪付APP缴纳境内税款。去年5月,首单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业务成功办结。
去年8月,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12家港澳银行签订合作协议,首次将不动产登记“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复制到香港银行,并覆盖更多澳门银行……
在不同法域、两种税制背景下,珠海始终探索法治创新,在促进与澳门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方面成效明显。
随着长期往来珠港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渐多,澳珠一极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幸福感?关键在规则衔接。
珠海推动“湾区社保通”项目落地,将符合条件的长期往来珠港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纳入珠海市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开创了港澳居民内地参保“政银医”合作模式。
首部支持港澳旅游从业人员跨境执业的地方性法规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珠澳两地在不同专业领域开启高端合作与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
横琴市政工程通过全国首个跨境惠企平台向港澳企业开放投标,“澳门新街坊”建设福祉助推两地民心相通,均为全省和全国探索更多试点项目及开放措施积累经验。
从经济产业发展协同到社会民生开放融合,珠澳合作于法治壁垒的逐步消解中,迈步走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新阶段。
朝着问题去 向着基层来
走出共建共治共享新路
对珠海市金湾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黎文星而言,每天清晨来到办公室,首先打开“珠海平安指数”公众号,点开“指数菜单”栏,然后仔细浏览指数地图上金湾各镇的得分情况,俨然已成为习惯。
如今,与黎文星一样坚持“平安+”指数每日预测、每月分析、每季度研判的区镇党政领导干部并不少见。从最初的“平安指数”升级至涉及16个职能部门的28个指标“平安+”指数,珠海通过科学赋分和科技赋权、赋能,全方位、多角度科学评价全市各区各镇街的整体平安状况,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智能化支撑,有力推动形成多方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而“平安+”指数的发布与升级,仅是珠海细致地搭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布局新征程的其中一项举措。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2020年,珠海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成立移动终端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编制了国内首个运营商人口指标规范文件《珠海市运营商人口指标分析规范》。
统一规范的运营商人口统计数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政务场所或社区人流动态监测、公共资源分配、服务承载评估、职住平衡布局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作用。这一“规范化整合运营商大数据赋能珠海精细化城市治理”的实践,获人民网评为“全国优秀案例20强”之一。
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珠海的成功实践还有“最珠海”平台的应用。去年1月,根据珠海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最珠海”城市生活服务平台应运而生,目前已上线668项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被市民称作“珠澳人民生活好帮手”。
平安和谐的社会要靠党委政府,也要靠各方共治。在珠海市香洲区,社区协商成为了解决生活难题的新方式,小区居民通过“议事会”直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真正实现“我的社区我做主”。还有共治街坊会、海岛矛盾纠纷调解室、物业城市APP……一个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样板,促进了珠海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有效衔接。
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在珠海雏形初现。
大胆探索 先行先试
“全国示范市”的实践与升级
去年8月,珠海法治领域添上“国字号”牌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珠海正式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从2015年、2017年、2018年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中获评“优秀”,到成为省内首个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地级市,法治珠海赢得全国目光。
梳理珠海建设法治政府的经验实践,不难发现“先行先试”四字始终被高频提及。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珠海始终坚持在立法方面先行先试。数据显示,自获得立法权以来,截至2021年3月31日,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法规及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共157件,其中近三成为先行先试及创制性法规。
早在5年前,珠海市委、市政府便联合出台《珠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检验标准。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珠海将审批事项(主项)从1264项减少到332项,全面清理取消市级24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取消134项证明事项。
如今在珠海,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办结。政务服务“全城通办”之下,群众办事200项高频事项100%实现“全城通办”。全市教育、卫生健康、养老、社保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放管服”改革也在全面推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
行政执法成效是法治政府建设最直观的标尺。“放管服”改革之外,今年1月,珠海还发布关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将第一批共1887项区级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调整由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其自身名义行使,将执法权放下去、执法力量沉下去。
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3月末,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提出要把珠海“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意见》赋予珠海的一大使命是——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使命。这其中,包括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
“全市全域加强与澳门合作,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被写进2021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珠海明确,今年将推进涉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立法,还计划出台港澳医务人员在横琴新区执业规定等,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大湾区建设积蓄法治之力。
把目光放大至整个湾区,下一步,珠海计划强化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立法协同,加强与港澳相关法治机构的常态化沟通联系,探索建立珠澳立法协同工作机制。
“2021年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是特大城市立柱架梁之年,法治珠海将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说。
观察眼
法治精神已内化为珠海城市气质
一座城市发布一本法治蓝皮书,是一次法治工作的突破。而连续3年,每年发布一本法治蓝皮书,这背后,是一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锻造之路。
5月19日,《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这是珠海连续第三年发布城市“法治蓝皮书”。2019年,《珠海法治蓝皮书(2019)》在京发布,珠海成为全国首个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发布地方法治蓝皮书的地级市和唯一经济特区。去年,《珠海法治蓝皮书(2020)》与《中国法治蓝皮书》同时发布,珠海法治史上又增加了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三本法治蓝皮书,是一个法治城市的雄心与实干,是珠海为全国法治建设探索的一个城市样本。对珠海而言,法治,不再只是一项工作,而是已内化为城市精神气质。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回顾珠海经济特区近年来依法治市的历程,答卷亮眼、成绩瞩目。
放眼近年的法治建设道路,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制度现代化到能力现代化,珠海都有着科学谋划和系统安排。而在2020年,珠海再次获评“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全国十大“心仪城市”,还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广东省唯一获评的地级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法治蓝皮书用一个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珠海依法科学战“疫”故事。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珠海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精准防控,为战疫交出了一张过硬的法治答卷,彰显出法治城市的实力。
法治珠海的另一大特色,在于与澳门的协作衔接。面对不同的制度与法律体系,如何纵深推进规则衔接、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命题。《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列举了诸多珠海与港澳在立法、制度建设、规则衔接等方面的尝试。可以看到,珠海正逐步探索珠澳之间的立法协同、执法合作、司法协助的路径,推动构建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的新机制。
在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看来,法治蓝皮书标记了珠海从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到探索珠澳之间立法协同、执法合作、司法协助,对标世界三大湾区,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形成更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投资环境的转变。其间的变化,是珠海城市定位之变,更是法治珠海寻找新的发展驱动力之变,法治模式不断创新提效之变。
如果说,2019年的蓝皮书是一次开路创新,2020年的蓝皮书是一本集大成之作,那么,今年的第三本《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则是一个法治城市迈向成熟的标志,将珠海法治建设引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立良法,谋善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声中,珠海法治政府建设正换挡提速,依法治市成为一道鲜明印记,法治精神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内在气质。
撰文:何丽苑 梁涵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news/workSt/content/post_328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