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精气神 “三代”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贯彻总要求 检验精气神】
“三代”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滴滴滴……”午休时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城北村四社的微信群响了起来。
“社长,这两天我想办个宅基地过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村民谢启福在群里问道。
“户口本、身份证、宅基地证、申请书和转让协议都需要准备好,下午你要有时间就可以过来盖章,或者找我们的代办员帮你办理。”城北村四社社长何育萍回复道。
48岁的何育萍一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从西宁市湟中县搬迁至此,从小就生长在城北村的她是城北村村委会委员,亲身经历了村里的几乎所有变化。
“村里距离镇上有将近十公里,以前通讯信息不发达,有些村民都不知道村委会是干吗的,我们都是挨家挨户上门通知,今天这个人不在家,明天那个人不在家,总会漏掉几户人家,既浪费时间,办事效率也不高,后面即使村里装了大喇叭,但村民们办一件小事都要来回至少跑四五趟。”回忆往昔,何育萍缓缓道来。
2017年,城北村开始建起微信群,分为四个社群,一个社有二百多户,八九百人。从“上门”到“大喇叭”,再到“微信群”,信息的畅通不仅逐步解决了村里“通知难、交流难”的问题,更是将村干部和村民的心连在了一起,建起了一架服务村民的“连心桥”。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办事服务水平、畅通村民办事效率、解决村民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有效提升村民信任度和满意度,近年来,城北村党支部以“村级事务代办制”为抓手,通过建机制、定职责、明任务等措施不断增强村“两委”履职尽责的能力。
“我们在健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开办了‘三代’服务,即:‘代言’、‘间接代办’和‘直接代办’,其主要就是帮村民把事情说清楚、引领村民办理事情和代理村民办理事情,‘一站式’服务,解决了村民‘少跑腿’的问题。”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党委副书记徐红魁说。
为减少群众办事成本,推行亲民管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城北村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对村民需要代办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归类,明确了证照办理、缴费报销、公益服务、民情诉求、政策咨询等6大类代办和协办范围,在村委会设立“村民事务代办点”,全面公开“村级代办员”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设立“代办服务联系电话”“党群干群联系卡”,开展“代办服务进万家”等特色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代办服务工作效率。
每周一至周三代办员在村委会实行坐班制,受理群众的申请办理事务,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模式进行办理,待事项办结完后,及时电话通知代办人,确保做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使农民办事不出村。除此之外,对紧急事项,代办员可以直接与镇有关部门及时协调联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当日办理或限时办理。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城北村党支部成功开拓出了一条破解农牧民“办事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效变农牧民群众跑腿为村干部跑腿,变多次办为一次办,改变了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局面。让“有事找组织”的观念深入人心,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使村级党组织真正成为了农牧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zhdt/202106/t20210622_6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