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123”工作法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
近年来,门源县司法局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采用“123”工作法,着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平稳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统筹”确保依法治县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法治门源建设工作,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会议暨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协调处理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跨领域、跨部门的法治工作重大问题,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总揽,司法行政部门主抓,成员单位协助,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不断推动法治门源建设进程。
“两强化”促进特殊人群精细化管理。坚持管理和帮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全力做好特殊人群分析排查研判、分类分级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工作。强化分类分级监管,确保“两类”特殊人群安全稳定。充分运用社区矫正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管理、实时教育、信息互动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全面掌握矫正对象思想状况和行为动态,有效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社区矫正管控全覆盖、不留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请假审批制度,对人员外出请假从严审批,做到去向明原因清。目前,全县51名社区矫正对象思想状态稳定,无脱管、漏管现象。强化社会适应性帮扶,助力社区矫正对象走好“回归路”。 探索构建党建引领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全力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打造首个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北山“新生林”35亩,培养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为全县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3名社区矫正对象和3名刑满释放人员联系外卖公司解决就业岗位,向3名社区矫正对象发放救助帮扶资金11000元;疫情防控期间组织23名社区矫正对象捐赠20.4万元物资,积极投身我县疫情防控工作。
“三聚焦”逐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聚焦体系建设,扩大公共法律服务半径。构建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体系,在全县12个乡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117个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成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98个,培养人民调解员596名,建立327名社会治安网格员队伍,1500余名“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逐步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截止目前,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584件,调处成功581件,调处成功率99.4%。聚焦创新举措,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探索服务群众新举措,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多元化,在探索成立县级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调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完善了诉前、诉中调解机制,主动靠前化解矛盾纠纷;在东川、青石嘴投入50余万元着力打造以“法庭诉讼前调解+派出所受案前调解+三调联动+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信访接待”为一体的多元解纷法律服务中心,多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人民调解的转型升级,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全面的法律服务和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为民靠民惠民,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在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便捷高效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成功打造东川“枫桥司法所”,并将青石嘴、浩门司法所作为“枫桥司法所”重点进行打造。聚焦宣传教育,营造法治社会良好氛围。建强建优普法阵地,丰富法治宣传形式,运用“文艺+法治+德治”形式,着力探索“法德共进”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模式,打造推出了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治花儿、戏曲类、相声类等法治节目于一体的“法德大舞台”特色普法品牌;在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依托“金门源”“门源政法”“门源司法”等微信公众平台及快手、抖音官方账号等新媒体打造普法矩阵;持续开展《民法典》等专题宣传活动,通过知识竞答、现场宣讲、发放“口袋书”、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法律宣传服务,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70余场次,举办法治宣传讲座20余场次,悬挂宣传横幅300余条,设置宣传展板100余块,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放法治宣传品5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108/t20210820_6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