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地方法规 >正文

宜章县黄沙司法所助力社区矫正对象“蝶变”

时间:2019-11-13 来源:湖南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李某宾自接受社区矫正以来,精神面貌变好了,更能吃苦、更加有礼貌了,特别是上个月他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救火,更是让所有村民为他点赞……”12月5日,谈起村里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宾的变化,黄沙镇水源山村村支书李琦松不停地夸赞。

  李某宾在黄沙司法所所长的帮扶下,现在附近的一家红糖厂上班。让每一个矫正对象卸下思想包袱,走上自食其力之路是宜章县司法局的奋斗目标。李某宾的华丽蝶变就是宜章县司法局黄沙司法所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所通过“精准识别,强化入矫;精准帮扶,强化责任;精准监管,强化管控”,加强社区矫正管理力度。“三精准、三强化”对症下药,如同助推剂,全力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信心,尽快回归社会。

  宽严相济,防范未然。该所严格执行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做到每月书面汇报,特殊时期按规定进行报告,确需离开本辖区要履行请销假制度。充分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加强手机定位使用管理,通过社区矫正对象微信群,及时沟通信息,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走访,重点聚焦婚姻家庭、情感纠纷及其他民事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化解。

  

  不让一个社区矫正对象掉队。该所建立完善社区矫正责任小组制度,有效发挥责任小组作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针对矫正类别,对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制定精准矫治措施和矫正方案,成立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乡镇社区矫正专干、村干部、社区矫正对象家属、好人协会、志愿者队伍等共同组成的矫正小组,做到对社区矫正对象针对性开展监管、教育和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机制,注重法治教育、心理矫治、社区公益活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矫正对象爱国意识、法治意识,做到明事理、知荣辱、思进取。

  “我非常感谢黄所长全力协调,促使我能做混凝土搅拌车驾驶员,经济收入有了保障,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盼头。”黄沙镇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华开心地说。

  据悉,2021年黄沙司法所共新增社区矫正对象5人,解除社区矫正对象10人,目前在矫社区矫正对象10人。全年无因监管无力导致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事件发生。

  

  

  

  (宜章县司法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sft.hunan.gov.cn/sft/xxgk_71079/gzdt/jcdt/202112/t20211209_213049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