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地方法规 >正文

雷山司法局:弘扬民族团结共建法治家园

时间:2019-11-13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为着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落地见效,雷山县司法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职责优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构建法治雷山、和谐雷山的重要载体,按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有关要求和具体标准狠抓工作落实,在“共建法治雷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雷山县司法局荣获2021年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抓普法,“双语”普法促和谐家园

  雷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大部分群众文化水平低,如何通过普法促进全民族和谐发展是司法局的主要职责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雷山县司法局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原创苗汉“双语”普法栏目播放,组成苗汉“双语”普法宣讲团,充分利用吃新节、苗年节、春节以及节假日等节庆活动,采取苗汉“双语”讲解方式,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入户普及法律知识、讲解典型案例等,强化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与各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2021年,开展各类普法讲座127场次、宣传咨询60多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7万余份。同时,组建民歌、苗歌普法队,采取民歌与普法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送进寻常百姓家,切实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法治意识。编写《调解歌》《疫情防控歌》《学法歌》等普法歌曲,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融入到通俗易懂的民歌载体中,通过录制播放、活动现场演唱等形式提升全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断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另外,在县城、西江景区、易地扶贫安置点等人员密集地方打造法治文化广场,以及融入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工作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法治长廊、观光阁、风雨桥、芦笙场等,将传统民族自治元素和法律法规相结合,把这些场所建成集游玩休闲、普法学习、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法治文化景区,通过这些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广大游客、商户、居民学法有趣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进一步营造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氛围。

  抓调处,解纠纷促民族团结

  针对影响民族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开展大走访、大下访活动,千方百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维护民族团结稳定。认真排查化解土地征用、相邻纠纷、游客纠纷、商户纠纷等社会矛盾多发领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2021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0%以上。如:西江美丽·初心调解中心在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将传统民间民族调解文化与现代人民调解新要求结合起来,创新了“1314美丽调解法”(即讲述1个故事,说上3句好话,演唱1首苗歌(苗族调解和好歌,实现4个回归),同时,“1314”也是“一生一世”的谐音,意在希望调解对象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调解过程中,受到优秀苗族文化的感染,能够一生一世记住西江有个美丽·初心调解中心,记住在西江留下的“美丽”回忆。

  抓服务,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为更好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雷山县司法局创新工作手段,切实实现利民便民。除了在公共法律服务窗口配置能讲苗、汉“双语”的工作人员外,按照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开创了公证预约、上门服务、视频会见、法律顾问微信群等便民举措,切实体现公共法律服务“惠民便民”。邀请律师、公证员等到企业、乡村等联合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深入村寨开展法律便民宣传等,同时,指派司法行政干部、辖区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全县各村(居)法律顾问,为少数民族群众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雷山县司法行政系统结合少数民族风情和习俗,深耕“民族+法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行业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少数民族治理之路,开出民族团结之花。


原文链接:http://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201/t20220113_723043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