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地方法规 >正文

创新法治实践 凝聚发展共识|示范创建法治引领中的“遵义故事”

时间:2019-11-13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为主动回应国发〔2022〕2号文件战略要求,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法治保障,遵义市司法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守正创新,以接续“七五”普法期间“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成果巩固和组织“八五”普法期间“法治乡镇”试点创建实践创新为抓手,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并举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适应发展、实践创新、法治先行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遵义之治”。目前,我市“法治示范乡镇”试点项目已入选全国普法办“八五”普法规划期间16个“全国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

  

  “七五”普法期间法治文化墙—习水县习酒镇新园村

  “七五”普法期间的“秋实硕果”

  在“七五”普法规划期间,遵义市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为抓手,在全市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截止2021年底,全市共创建2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87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7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覆盖率达到92%、获得命名率达到79%。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市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知识得到提高、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得到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为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为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结合全市2022年“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全覆盖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八五”普法规划期间在仁怀市火石岗镇、湄潭县兴隆镇和新蒲新区永乐镇开展“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的思路,以点带面在全市推开,为实施好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七五”普法期间法治文化广场—新蒲新区永乐镇永乐村

  “八五”普法期间的“春煦花开”

  围绕“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广泛高效实施总体目标,遵义市司法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组织各类群体研究座谈,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示范创建措施保障、共识共治共享共建多方面为“法治示范乡镇”试点创建谋篇布局、搭台赋能。

  

  3月25日在仁怀市调研

  3月25日,市法宣办调研组深入仁怀市调研“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调研组与仁怀市司法局、仁怀市法宣办的同志深入交流,听取建议意见;深入创建试点乡镇、村,全面了解开展“法治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的可行性、可能达到的效果等。

  

  3月29日在湄潭县调研

  3月29日,市法宣办调研组深入湄潭县兴隆镇开展调研工作,与兴隆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就创建试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对创建工作指标设定与湄潭县司法局、法宣办的同志进行讨论;调研组还深入兴隆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龙凤村、湄潭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庙塘坝村调研,听取村三委干部对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心得体会,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创建试点工作的认可度。

  

  4月13日在新蒲新区调研

  4月13日,市法宣办调研组到新蒲新区永乐镇调研创建试点工作,调研组深入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爱国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高梁村,了解命名巩固工作情况和对“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看法,调研组还与新蒲新区司法局、永乐镇党委政府领导就创建试点工作进行了交流。

  

  4月21日召开“法治示范乡镇”试点创建工作座谈会

  4月21日,市法宣办组织召开“八五”普法规划期间遵义市“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座谈会,讨论通过了《遵义市开展“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参会人员围绕创建试点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履行“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的领导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创建试点工作落地落实;二要强化责任,及时研究“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难题;三要加强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的创建氛围,在创建过程中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的动态平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为我市法治乡村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为奋力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奠定坚实法治基础。

  遵义市“法治示范乡镇”创建试点工作是我市开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探索,是持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载体。目前,围绕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主路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全面铺展。展望2025,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原文链接:http://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204/t20220428_736598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