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听证会讯 >正文

以案普法第46期 | 驾考中上演“窃听风云” 6人因组织作弊获刑

时间:2019-11-13 来源:天津法院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6月2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利用“1+9+2”刑事远程庭审系统,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组织考试作弊上诉案,并当庭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刑事终审裁定,六名被告人均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到一年四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至五千元不等。

  

  案件详情

  被告人龚某、吴某、刁某、游某均系驾校的教练。2019年年底,龚某萌生组织驾考学员作弊以牟利的想法,并在网上购买作弊器材、在教练微信群发布消息。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龚某伙同吴某利用微型摄像头、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帮助考生在科目一及满分学习理论考试中作弊总计100余人次,涉及考试场次40余场。龚某由此非法获利15万余元,吴某非法获利2.6万余元。在此过程中,游某因帮助二人介绍考生,非法获利2万余元。此外,2020年5月以来,游某伙同被告人贺某(系车管所辅警)、被告人税某(系考场监考员)、被告人刁某(2020年底加入)采取直接向考生念答案的方式帮助考生在科目四考试中作弊总计30余人次,涉及考试场次20余场。游某因此非法获利1万余元,贺某非法获利1万余元,税某非法获利5万余元,刁某非法获利1500余元。后龚某、吴某、游某、刁某被抓获归案,贺某、税某自动投案,到案后均如实供述涉案事实且自愿认罪认罚。

  

  法院审理

  梁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龚某等六人在法律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考试中组织人员作弊,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遂根据六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等,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吴某、贺某、刁某不服,向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诚实无欺,信义立身。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考试诚信不仅是约束个人的道德规范,而且关乎人才选拔、资格认证等,制约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随着各类考试的日趋激烈,考场作弊呈现出作弊规模组织化、作弊主体多元化、作弊手段现代化等特点。这样的社会异象严重扰乱考试秩序,损害其他考生的利益,破坏社会的公平公正,危及国家考试制度。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等三个与考试相关的故意犯罪,从刑事立法上就考试作弊的罪与非罪问题进行了限定。驾驶执照考试关乎生命安全,本应严肃对待。而在本案中,六名被告人急功近利、铤而走险,为参考人员提供无线接收器、针孔摄像头、显示器等器材,组织参考人员作弊。如参考人员以作假的方式通过考试取得驾照,终究没有真正学会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知识,路上驾驶本领不过硬,一旦上路遇到突发情况还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可谓害人害己。

  

  眼下,广大学子的又一场重大人生考试——中高考在即,法官再次提醒,考试作弊不仅组织作弊者会构成犯罪,受到法律严惩,参与的考生也会被取消考试成绩,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限制参加考试。十年寒窗终不负,一生韶华亦可期。广大考生应以此为戒,端正考试态度,遵纪守法、诚信考试,切莫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毕竟,输一场考试不重要,输掉人生、生命才真正得不偿失。


原文链接:https://cq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6/id/672931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