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听证会讯 >正文

为领“免费游戏皮肤” 两儿童被骗万余元

时间:2019-11-13 来源:天津法院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当前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一些家长疏于防范直接把智能手机交给孩子使用,自制力不强的小孩很容易沉迷网络,同时也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近日,北碚法院依法审判一起未成年人为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被骗的案件,两被害人均为十岁左右儿童,共计被骗一万余元,而被骗时两名被害儿童的家长均不知情。

  2022年1月5日,被告人梁某等三人在湖南省耒阳市某酒店房间内,通过某语音APP的游戏直播间,精心寻找10岁左右的儿童为作案对象。在直播间遇到被害人黄某时(9岁,正使用其爷爷的手机玩游戏),便谎称按其要求操作可免费获取游戏皮肤,并能带其游戏升级。黄某信以为真,便使用其爷爷的微信账号添加了微信好友并下载某APP,梁某进而实现了远程屏幕共享,能实时查看黄某手机屏幕。在梁某的控制下,黄某生成微信面对面红包二维码,并按梁某的要求修改了微信登录密码。随后,梁某等人使用自己手机登陆被害人微信,以扫取微信内生成面对面红包二维码的方式,秘密窃取黄某的爷爷微信账户以及所绑定银行卡内的钱款共计9800元。2022年1月7日,被告人梁某等人采取上述相同方式,诱骗被害人唐某(10岁,正使用其亲属的手机玩游戏)修改微信登录密码并生成微信面对面红包二维码,秘密窃取唐某亲属的微信账户所绑定银行卡内的钱款共计3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最终,法院以盗窃罪对梁某进行了定罪处罚。

  近年来,未成年人被骗的案件时有发生,诈骗被害群体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往往缺乏必要的识别能力,对于常见的诈骗手段防范意识不足,因此往往更容易掉入网络诈骗陷阱。本案中被告人就是利用未成年人容易沉迷网络、识骗防骗意识薄弱等弱点,将其作为诈骗首选目标,一步步骗取财物。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设备广泛使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理应教育孩子健康上网、合理安排上网和玩游戏的时间,也要有意识增强孩子防骗识骗能力。与此同时,家长们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密码,避免未成年被骗后无障碍操作手机进行转账,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原文链接:https://cq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7/id/67958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www.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