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突出本地特色 “七五”普法呈现新亮点
“七五”普法以来,潍坊市按照上级关于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呈现出许多新特色、新亮点。
01
党建引领 确保把准方向
方向至关重要。潍坊市始终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七五”普法的指针和根本原则,确保普法工作在党建引领下健康发展。市里投资建设了高标准的潍坊市党性教育主题展馆、廉政教育馆,市委书记、市委法治委主任惠新安多次带领市级领导到“两馆”接受教育,带动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接受思想洗礼,从而使“两馆”成为“七五”普法的主阵地;诸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故乡,因势利导打造王尽美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并借助其与毛泽东、邓中夏起草《劳动法大纲》的史实,深入挖掘、研讨其法治思想,让党建引领的法治深入人心;高密市以党内法规为重点,在党员干部中强化学习宣传,在此基础上建成全省首个党内法规主题公园;市司法局开展“千名律师进党校”活动,以党建引领法治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02
以点带面 实现齐头并进
潍坊市委、市政府坚持抓重点、攻难点,以此带动普法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实施学法考法述法制度,将法治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重点内容,在潍坊干部网络学院开设法治课程,定期组织学法考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被列入全省试点;紧抓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推进以“法治四进”(“法治校长”、“两个基地”、人民调解、普法活动)为重点的法治校园建设,变“法制副校长”为“法治校长”,独立于教学校长,“双轨”运行机制让青少年法治教育真正得到落实。此外,面向企业,建立包靠和联系点制度,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面向乡村、社区,整合资源力量,以法治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重点,实施市、县、镇、村、家庭“五级联创”。为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采取满意度测评手段检验普法成效,委托第三方现场电话调查、现场打分,测评结果全市通报。
03
丰富载体 坚持因地制宜
潍坊市注重挖掘本地历史人文资源,借助各种载体平台,将“七五”普法的丰富内涵传递、浸润到群众心中。在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普法一条街等阵地打造上,突出新颖性、互动性、寓教于乐,诸城市建设“法治谜语”长廊,群众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参与有奖竞猜,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深受群众欢迎;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相融合,让法治根植于文化沃土,形成法治风筝、法治年画、法治剪纸、法治戏剧(曲艺)、法治微小说、法治书法“六大特色”法治文化成果;坚持“古为今用”,将历史名人、名物、名事,适应形势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潍县县令郑板桥,反映范仲淹爱民廉政思想的青州“范公亭”,体现清廉官员的安丘“卧牛廉石”,藏于诸城博物馆的中国现存最早铜獬豸,蕴含“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廉政思想的昌邑“四知亭”等,深入挖掘、展现其法治价值,让其在新时代发挥新作用。
04
活化形式 彰显法治效能
潍坊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新招”,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彰显法治的影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升普法工作群众参与度,连续六年在“12·4”国家宪法日当天,市县两级同步开展“运动健身 法治兴潍”万人徒步宣传活动,累计参与群众20余万人次。为提升普法工作影响力,为提升普法工作影响力,探索开展法治进景区、进公共场所等人群密集区域,利用潍坊国际风筝会、寿光菜博会、青州花博会、昌邑绿博会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为提升普法工作趣味性、渗透力和认可度,组建“法治文艺轻骑兵”,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创作、“法治电影”“法治戏曲”巡演,依托各地“法治讲堂”,定期邀请业务骨干或专家讲授政策法律知识;组建法治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民法典颁布后,市县两级迅速成立“民法典宣讲团”,累计开展宣讲220余场次,发放民法典读本、宣传材料56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8200余人次。这些灵活多样、接地气的普法形式,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法治素养。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171/202009/8904095d-2eb5-4e3d-aabe-30bf7cb976b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