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多家媒体聚焦安徽法院这项工作!

时间:2019-11-13 来源: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6月25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发布典型案例。主流媒体怎样看待呢?民主与法制网

  

  

  

安徽省高院召开国际禁毒日发布会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尹金旺吴章胜)6月25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开展禁毒工作的情况,公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据发布会现场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毒品一审案件503件723人、二审案件96件249人。对走私、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如王某某贩卖、运输海洛因13000余克、吗啡3000余克,并居间介绍贩卖50万元毒资的甲基苯丙胺,且系毒品再犯,依法对其判处死刑,并报经最高法院复核同意后执行死刑。2023年全省法院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毒品罪犯138人,涉毒案件重刑率明显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在从严惩处的同时,做到宽以济严、宽严有度、罚当其罪。对于具有自首、立功、初犯、认罪认罚、真诚悔罪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或者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少等罪行较轻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宽处罚。2023年全省法院对毒品罪犯并处罚金、没收财产计600余人,占同期涉毒罪犯的90%以上。同时依法打击涉毒洗钱犯罪,全力追缴涉毒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强化财产刑执行力度,彻底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发布会现场还公布了4起典型案例。

  中安在线

2023年全省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03件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6月25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全省法院开展禁毒工作情况,公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毒品一审案件503件723人、二审案件96件249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毒品罪犯138人,涉毒案件重刑率远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据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禁毒委工作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积极参与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其中,在惩处毒品犯罪方面,始终把依法妥善审理好毒品案件作为全省法院参与禁毒斗争的中心任务。严格执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把牢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毒品犯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突出打击重点,对走私、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贯彻宽严相济,对于具有自首、立功、初犯、认罪认罚、真诚悔罪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或者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少等罪行较轻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宽处罚。强化打财断血,2023年全省法院对毒品罪犯并处罚金、没收财产计600余人,占同期涉毒罪犯的90%以上。

  在参与综合治理上,全省各级法院通过开展庭审直播、送法进校园、进乡村等方式,持续开展日常禁毒宣传教育。对毒品案件审判中发现的治安隐患和社会管理漏洞,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结合少年法庭宣传工作,落实对涉毒未成年人的立体帮教。针对判处缓刑的毒品罪犯,加强与社区矫正机构的对接,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回访制度。

  此次公布的4件典型案例分别是王某某贩卖、运输毒品案;李某某等二人制造毒品案;顾某某贩卖毒品案;汪某某贩卖毒品案。这些典型案例涉及大宗贩卖毒品、毒品再犯、源头性毒品犯罪、非法贩卖麻精药品等。(记者 谢芸)


大皖新闻

  

男子伪造病历,购买贩卖麻精药品获利434元,获刑两年半

  大皖新闻讯 6月25日,安徽高院发布全省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大皖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安徽法院严格公正司法,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毒品犯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毒品一审案件503件723人、二审案件96件249人。

  此外,安徽法院坚持依法从严。突出打击重点,对走私、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如王某某贩卖、运输海洛因13000余克、吗啡3000余克,并居间介绍贩卖50万元毒资的甲基苯丙胺,且系毒品再犯,依法对其判处死刑,并报经最高法院复核同意后执行死刑。2023年全省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毒品罪犯138人,涉毒案件重刑率明显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但在从严惩处的同时,安徽法院做到宽以济严、宽严有度、罚当其罪。对于具有自首、立功、初犯、认罪认罚、真诚悔罪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或者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少等罪行较轻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宽处罚。

  最后,则是强化打财断血。2023年全省法院对毒品罪犯并处罚金、没收财产计600余人,占同期涉毒罪犯的90%以上。同时依法打击涉毒洗钱犯罪,全力追缴涉毒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强化财产刑执行力度,彻底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案例一:网上拜师学制冰毒,两人获刑罚

基本案情

  2021年8月,被告人李某某以牟利为目的,在网上向制毒技师(另案处理)学习制毒技术,安排被告人蔡某某购置制毒原料及制毒工具。李某某租赁一民房作为制毒窝点,利用化学方法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期间,李某某负责与制毒技师沟通制造甲基苯丙胺的流程,并具体操作;蔡某某负责办理作案使用的手机卡,购买并接运部分原料、工具到制毒窝点。案发后,侦查人员从制毒窝点现场查扣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固液混合物1638.2克及制毒原料、制毒工具等。

裁判结果

  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蔡某某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规定,制造甲基苯丙胺数量大,二人行为均已构成制造毒品罪,应依法予以惩处。根据李某某、蔡某某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认罪悔罪态度,并考虑到毒品未进一步流入社会等情节,对李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三十万元,蔡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典型意义

  制造毒品系源头性毒品犯罪,一直以来是禁毒斗争的打击重点。本案中,李某某系大学本科学历,本应有着光明的前途,却沾染吸毒恶习,为牟取非法暴利,通过网络学习制毒技术,购买制毒原料和制毒工具,伙同蔡某某制造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人民法院依法对二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体现了对源头性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立场。

  案例二: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少年获刑七个月

  基本案情

  2023年10月1日至9日,被告人顾某某经宫某(已判刑)介绍从崔某某、尹某某(均另案处理)处购买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后顾某某加价出售6个烟弹给宋某某、出售1个烟弹给朱某。案发后,在顾某某处查获10个电子烟烟弹。经鉴定,从上述被扣押电子烟烟弹中检测出依托咪酯成分。

裁判结果

  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顾某某向他人贩卖毒品,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顾某某犯罪时系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具有认罪认罚情节,对顾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典型意义

  依托咪酯俗称“烟粉”,临床上用于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法分子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将其伪装成“上头”电子烟,吸食者极易形成依赖。2023年9月1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依托咪酯等品种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因此,从2023年10月1日起,非法吸食、持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依托咪酯均按涉毒违法犯罪处理。本案中,顾某某作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为牟取不法利益,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对其判处刑罚,对青少年群体远离毒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具有警示教育意义。

  案例三:男子多次贩卖麻精药品获利434元,被判刑两年半

基本案情2020年4月至10月间,被告人汪某某通过伪造病历等方式,先后四次在医院购买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后向吸毒人员葛某贩卖,从中获利434元。裁判结果

  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汪某某以牟利为目的,多次贩卖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给吸毒人员,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汪某某具有自首、罪认罚及积极退赃等情节,对汪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典型意义

  盐酸曲马多是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根据相关规定,向吸毒人员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本案被告人汪某某明知买家系购买麻精药品作为成瘾替代物的吸毒人员,采用伪造病历的方式,从医院获取该类麻精药品,获利虽不多,但系多次向吸毒人员贩卖,属情节严重。人民法院对汪某某依法适用刑罚,体现了对非法贩卖麻精药品严厉打击的立场。以此案例提醒医疗机构加强对麻精药品的管理,防止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安徽商报

  

  省高院公布2023年全省法院打击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138名毒犯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在今年“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6月25日,省高院公布了2023年全省法院打击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去年全省法院审结毒品一审案件503件723人、二审案件96件249人。

  我省法院突出打击重点,对走私、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如王某某贩卖、运输海洛因13000余克、吗啡3000余克,并居间介绍贩卖50万元毒资的甲基苯丙胺,且是毒品再犯,我省法院对其判处死刑,并报经最高法院复核同意后执行死刑。

  据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毒品罪犯138人,涉毒案件重刑率明显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另外,我省法院贯彻宽严相济,在从严惩处的同时,做到宽以济严、宽严有度、罚当其罪。对于具有自首、立功、初犯、认罪认罚、真诚悔罪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或者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少等罪行较轻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宽处罚。

  我省法院强化打财断血,2023年全省法院对毒品罪犯并处罚金、没收财产计600余人,占同期涉毒罪犯的90%以上。同时依法打击涉毒洗钱犯罪,全力追缴涉毒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强化财产刑执行力度,彻底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伪造病历购买管制精神药品贩卖男子获利434元被判刑

  6月25日,省高院公布了安徽法院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中,一人因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被法院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网上学习技术 制毒男子获刑15年

  2021年8月,李某某在网上向制毒技师(另案处理)学习制毒技术,安排蔡某某购置制毒原料及制毒工具。李某某租赁一民房作为制毒窝点,利用化学方法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其间,李某某负责与制毒技师沟通制造甲基苯丙胺的流程,并具体操作;蔡某某负责办理作案使用的手机卡,购买并接运部分原料、工具到制毒窝点。案发后,侦查人员从制毒窝点现场查扣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固液混合物1638.2克及制毒原料、制毒工具等。

  法院认为,李某某、蔡某某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规定,制造甲基苯丙胺数量大,二人行为均已构成制造毒品罪,应依法予以惩处,对李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三十万元,蔡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法官提醒称,本案中,李某某是大学本科学历,本应有着光明的前途,却沾染吸毒恶习,为牟取非法暴利,通过网络学习制毒技术,购买制毒原料和制毒工具,伙同蔡某某制造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法院依法对二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体现了对源头性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立场。

  贩卖这种电子烟烟弹被认定为贩毒

  2023年10月1日至9日,顾某某从崔某某处购买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后顾某某加价出售7个烟弹给他人。案发后,在顾某某处查获10个电子烟烟弹。经鉴定,从上述被扣押电子烟烟弹中检测出依托咪酯成分。

  法院认为,顾某某向他人贩卖毒品,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顾某某犯罪时是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具有认罪认罚情节,对顾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法官提醒称,依托咪酯俗称“烟粉”,临床上用于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法分子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将其伪装成“上头”电子烟,吸食者极易形成依赖。2023年9月1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依托咪酯等品种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因此,从2023年10月1日起,非法吸食、持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依托咪酯均按涉毒违法犯罪处理。

  伪造病历购买管制精神药品贩卖

  2020年4月至10月间,汪某某通过伪造病历等方式,先后四次在医院购买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后向吸毒人员葛某贩卖,从中获利434元。

  法院认为,汪某某以牟利为目的,多次贩卖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给吸毒人员,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汪某某具有自首、认罪认罚及积极退赃等情节,对汪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法官提醒称,盐酸曲马多是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根据相关规定,向吸毒人员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汪某某采用伪造病历的方式,从医院获取该类麻精药品,获利虽不多,但系多次向吸毒人员贩卖,属情节严重。此案提醒医疗机构加强对麻精药品的管理,防止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文 周继龙/图)


安徽法治报

  

我省法院重拳出击毒品犯罪

  (记者 唐欢 通讯员 隋兴斌)从严惩处打财断血,向毒品犯罪源头治理和判后帮教延伸司法功能,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结毒品一审案件503件723人、二审案件96件249人,对毒品罪犯并处罚金、没收财产计600余人,占同期涉毒罪犯的90%以上。6月25日,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开展禁毒工作的情况,公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周晓冬介绍,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认真履行禁毒工作职责,在省禁毒委领导下,加强与检察、公安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在信息互通、机制建设、业务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凝聚打击惩治毒品犯罪工作合力。

  在案件审理中把牢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毒品犯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突出打击重点,对走私、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同时依法打击涉毒洗钱犯罪,全力追缴涉毒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强化财产刑执行力度,彻底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立足审判工作,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全省法院不断探索向源头治理和判后帮教两方面发挥司法能动性。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通过开展庭审直播,送法进校园、进乡村等方式持续开展日常禁毒宣传教育。加强新媒体建设,创新宣传形式,针对流动人口、农村人口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突出麻精药品等新型毒品危害,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实效。对于涉毒品类案件,不是一判了之,而是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结合少年法庭宣传工作,落实对涉毒未成年人的立体帮教工作;针对判处缓刑的毒品罪犯,加强与社区矫正机构的对接,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回访制度。

  

合肥晚报省高院公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6月25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全省法院开展禁毒工作情况,公布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周晓冬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毒品一审案件503件723人、二审案件96件249人。

  全省法院突出打击重点,对走私、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比如:王某某贩卖、运输海洛因13000余克、吗啡3000余克,并居间介绍贩卖50万元毒资的甲基苯丙胺,且系毒品再犯,依法对其判处死刑,并报经最高法院复核同意后执行死刑。

  2023年,全省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毒品罪犯138人,涉毒案件重刑率明显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2023年,全省法院对毒品罪犯并处罚金、没收财产计600余人,占同期涉毒罪犯的90%以上。

  周晓冬表示,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抓好案件审判,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不动摇,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适用财产刑,通过追缴违法所得彻底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提升打击治理效果。(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雅雯)

  【典型案例】

  大宗贩卖毒品、毒品再犯的犯罪分子被判死刑

  2016年8月20日,被告人王某某安排王某华(已判刑)包车到合肥市接应毒品。8月21日17时许,王某华接收毒品后将装有毒品的水果箱往车上搬运时被民警抓获,当场缴获毒品海洛因13100.31克。

  2018年7月初,被告人王某某安排高某(已判刑)接收毒品。7月20日,毒品从云南省通过快递发往河南省。7月24日,高某乘坐邓某某(另案处理)驾驶的汽车去接收毒品。当日13时许,邓某某取快递时被民警抓获,当场从快递包裹中查获6包吗啡,净重3118.79克。另查明王某某居间介绍贩卖50万元的甲基苯丙胺。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某违反国家毒品管理规定,伙同他人贩卖、运输毒品海洛因13100.31克、吗啡3118.79克,居间介绍贩卖50万元的甲基苯丙胺,其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王某某贩卖、运输毒品数量大,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且系毒品再犯,应依法从重处罚。王某某在贩卖、运输毒品海洛因、吗啡的犯罪中,负责组织毒品来源,安排他人接收毒品用于贩卖,系罪责最严重的主犯,对王某某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王某某已被核准死刑并执行。

  对源头性毒品犯罪的制造毒品行为依法严惩

  2021年8月,被告人李某某以牟利为目的,在网上向制毒技师(另案处理)学习制毒技术,安排被告人蔡某某购置制毒原料及制毒工具。李某某租赁一民房作为制毒窝点,利用化学方法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

  其间,李某某负责与制毒技师沟通制造甲基苯丙胺的流程,并具体操作;蔡某某负责办理作案使用的手机卡,购买并接运部分原料、工具到制毒窝点。案发后,侦查人员从制毒窝点现场查扣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固液混合物1638.2克及制毒原料、制毒工具等。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蔡某某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规定,制造甲基苯丙胺数量大,二人行为均已构成制造毒品罪,应依法予以惩处。根据李某某、蔡某某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认罪悔罪态度,并考虑到毒品未进一步流入社会等情节,对李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三十万元,蔡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对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行为依法惩处

  2023年10月1日至9日,被告人顾某某经宫某(已判刑)介绍从崔某某、尹某某(均另案处理)处购买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烟弹。后顾某某加价出售6个烟弹给宋某某、出售1个烟弹给朱某。案发后,在顾某某处查获10个电子烟烟弹。经鉴定,从上述被扣押电子烟烟弹中检测出依托咪酯成分。

  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顾某某向他人贩卖毒品,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顾某某犯罪时系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具有认罪认罚情节,对顾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多次向吸毒人员贩卖麻精药品,情节严重

  2020年4月至10月间,被告人汪某某通过伪造病历等方式,先后四次在医院购买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后向吸毒人员葛某贩卖,从中获利434元。

  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汪某某以牟利为目的,多次贩卖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给吸毒人员,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汪某某具有自首、认罪认罚及积极退赃等情节,对汪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原文链接:http://ahfy.ah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3208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