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政策发布 >正文

姜明:牢记训词教导 践行红色精神 锻造司法行政铁军

时间:2019-11-13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日,省司法厅厅长姜明在司法部机关刊《中国司法》(2021年第六期)“厅局长论坛”栏目发表署名文章《牢记训词教导 践行红色精神 锻造司法行政铁军》。全文如下:

  

  牢记训词教导践行红色精神
锻造司法行政铁军
姜 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了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总体要求、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为我们抓好教育整顿、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和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4月24日至27日和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安徽考察指导,既精辟阐述了关乎安徽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又对安徽传承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渡江精神、小岗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厚望。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提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这既是政治上的嘱托,也是思想上的指引,更是行动上的遵循。

  一、牢牢把握建警之魂,不折不扣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忠诚史。2016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到合肥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半小时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论是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还是渡江精神、小岗精神,其灵魂与核心都是对党忠诚。细数我们每人工作经历、发展阅历,无论是入党还是入职入警,不管是在哪一段人生关口,举起右手宣誓的第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要对党忠诚。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必须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一是政治上要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全体司法行政干警都应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坚决听从党中央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谈到政治方向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长征中的一个故事,发人深省。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向北就是执行中央政治局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向南就是执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南”与“北”的不同,代表的是政治路线的不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就要求我们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看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或干警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讲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讲能力,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要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上。

  二是思想上要自觉忠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代上山下乡,在梁家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也是当年“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正因为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并外化成“敢为人先、坚持到底、不辞辛苦”的昂扬斗志,体现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他才能“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反之,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和定力。翻开落马官员忏悔录就会发现,最根本的坍塌,就是信念的坍塌,经历大致相似,初期是一出励志剧,各种逆袭拼搏,努力改变自身命运;中期是一出创业剧,成绩斐然、政声卓著,常被誉为能人干吏;后期则变成一出荒唐颓废剧,充斥着心理失衡、空虚,求仙问道,沉迷美色金钱等。这警示我们,只有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把牢思想“总开关”,才能永葆底色而不褪色。

  三是行动上要忠诚老实。“天下之德,莫过于忠”。早在建党初期,党章就明确规定党员对党必须忠诚老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忠诚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有德无才,难当大任;有才无德,一旦重用会有更大风险。一个政治上靠不住、政治品德不过关的人,即便能力再强,也会被“一票否决”。近年来落马的一些领导干部,有的人千方百计塑造“反腐斗士”形象,内心深处却视党纪如无物;有的人观看红色影片时热泪盈眶,扭过头来依然不收手、不收敛;有的人慷慨陈词、高调唱得比谁都响,一旦遭遇考验便原形毕露……这些,都警示党员干部切不可做“两面人”,成为政治上的投机者、行动上的两面派。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真正成为政治坚定的带头人、对党忠诚的老实人。

  二、牢牢把握立警之本,始终牢记和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949年4月20日20时,人民解放军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豪迈口号鼓舞下,发动了伟大的渡江战役。安徽八百里皖江,是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心所在,也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孕育了“军民团结、一往无前,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渡江精神。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人民警察根植人民,无论你现在属于什么警种,处于什么位置,都是从人民中而来,时时刻刻与人民相联系。人民群众对我们最大的期望值就是能够平安、稳定,这既是职责、也是义务。我们的形象如何,工作做得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2020年全省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为96.38%,其中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分别为98.34%、99.43%、97.71%、99.40%,较上年分别提升了1.98、1.19、1.95和2.41个百分点。司法行政机关提升幅度最大,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一些同志对监狱、戒毒工作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充分,执法为民有时还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对此,要从三个方面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首先,从执法为民的视角认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注重真心真情、注重便民利民、注重舒适舒心、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作用,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把党的为民宗旨变成每一天的努力,变成在每一件事情上的实践,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周到、周全”的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结合起来,不断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的“民心”。

  其次,从维护稳定的视角坚守。监狱戒毒和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监管场所,把罪犯戒毒人员教育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预防和减少犯罪,确保安全稳定,就是在践行执法为民的要求。由于监管场所的特殊性,使公众对场所安全既有自然的信任感、又有高度的敏感性,一旦出事很容易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我省监狱戒毒系统监管秩序总体形势持续向好,没有发生重大案事件和重大社会负面舆情等,监管安全稳定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战场”作用发挥突出。我省监狱援鄂工作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但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更高站位构建大安全格局,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健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体系上系统推进,在增强信息化、智能化安全保障能力上加快步伐,统筹抓好政治安全、监管安全、队伍安全等各方面安全稳定工作。

  第三,从服务发展的视角融入。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直单位必须关注“省之大事”,围绕“一带一路”“长三角”“自贸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关键词,谋深谋实服务保障措施,发挥职能作用。对标沪苏浙、融入长三角,既要在体制机制、作风效能上对标,更需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上融入。结合开展“学党史、抓整改、严整顿、正作风”活动进行思想再解放,开展“对标沪苏浙、争当优等生”思想解放大讨论。推动建立长三角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健全完善沪苏浙皖司法厅(局)轮值会议制度,印发《沪苏浙皖依法治省(市)办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意见》,签署《沪苏浙皖司法厅(局)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域长江大保护司法行政协作方案》。尽快出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及时制定《关于加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区法治保障的指导意见》,建立自贸区立法项目储备库,编制安徽自贸区法律服务指引。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专项行动,针对全省119个产业园区特点,打造法律服务综合体。加快推进安徽法务中心和马鞍山法律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建设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三、牢牢把握从警之基,全面提升执法公正的能力和水平

  秉公执法是警察最基本的履职要求。“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最基本信用,是一切执法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司法行政干警这份职业,从来不是“端饭碗”“谋生计”,而是一份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的神圣职业,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违法犯罪都要依法追究,决不对有钱有势的人高看一眼,决不让老百姓求告无门。

  一是树立法治信仰。清代名臣纪晓岚曾讲过,“做人要记住一个‘怕’字。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立身处世,应当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做人才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事才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做官才会秉公执法,知所避守。始终坚守法治、敬畏法律,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要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为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坚持依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执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对于监狱、戒毒工作而言,就是要确保每一名服刑人员、戒毒学员在每一个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狱政所政管理、生活卫生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特殊罪犯、戒毒学员存在;坚持民警直接管理,不能将管理职权交由罪犯行使;坚持分级处遇制度,不能受利益驱动放宽处遇条件;坚持依法规范管理,不能有管理上的随意性;坚持文明执法,不能侵害罪犯正当权益。

  三是严格遵纪守法。司法行政干警手中掌握着一定执法权力,而任何权力都是一柄“双刃剑”,善用则建功立业、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甚至祸国殃民。可以说,执法权力是有风险的,为官者不可能把权力带进坟墓,而权力却可以把为官者送进坟墓。这是无数历史和现实的教训。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监狱领域,就是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排查为突破口,坚持整治刑罚执行顽瘴痼疾、坚决破除内部管理潜规积弊,坚决清除干警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四、牢牢把握治警之要,着力锻造纪律严明过硬的监所民警队伍铁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安徽锻造了新四军精神,其基本要旨就是“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坚忍不拔的顽强作风,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我们要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力量,勇于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抓作风建设作为“先手棋”,全党上下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四风”显性问题明显减少。同时也要看到,“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非显性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就司法行政系统而言,检查考核台账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在行政立法、规范性文件制定上还存在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只管制定、不管执行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党员干部违纪违规违法问题仍有发生,一些单位“微腐败”、“轻违纪”等问题突出;监所、法律服务行业等“顽瘴痼疾”依然存在,监所系统有的利用管理、教育罪犯的权力搞权力寻租;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教育、监管、惩处等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持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把学习党史与落实“十四五”开局之年的100项重点任务、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一体统筹推进。

  一是一以贯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升,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以管党治警新成效开创新时代全省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见事见人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安徽省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书记李锦斌担任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2月27日,又亲自出席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并讲话,先后10余次对如何做好教育整顿工作作出批示。当前,教育整顿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查纠整改环节是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问题查纠深不深入、整改彻底不彻底将直接决定教育整顿的成效。坚持“五必谈”“六必查”,抓好思想发动、自我检视、警示震慑、精准把握政策等工作,让有问题的干警明白“现在不自查、将来必被查”,教育引导干警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增强早报告问题、早解决问题、早割除毒瘤的决心和自觉。依规依纪依法落实“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释放“主动查与被动查不一样”的信号,让有问题的干警放弃侥幸心理。广辟线索收集渠道,通过举报线索核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配合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支持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智能化数据排查、队伍建设巡查“七查”,把指向明确、事实清晰的线索筛选甄别出来,由各级纪检监察机构核查处理,对重点线索采取直查直办、提级办案、异地交叉办案等方式进行攻关。

  三是知重负重做到自爱自警自律。向上看一看,有没有“高压线”。法律是“高压线”,不论是谁,触碰到这根“高压线”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每名干部都应当认真学习和严格遵照法律,更不能悖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司法行政干警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知法、遵法,眼中有法律,心中才会有畏惧。向前看一看,有没有“警戒线”。纪律是对每名干部的警戒和束缚,更是党员干部必须遵照的行动规范。党员干部必须以“警戒线”自律,要把党的各项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视为“警戒线”,认真履行并模范遵照党的各项纪律。左右看一看,有没有“隔离线”。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警察,按党员、警察标准在自己身旁拉起一道“隔离线”。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净化“社交圈”“生活圈”,自觉抵制私心杂念,做到“手不长、腿不懒、嘴不贪、耳不偏、眼要明”,真正对得起所处的职位,对得起组织和大众的信任。向后看一看,有没有“防护线”。把大众监督作为一道无形的“防护线”来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监督,更要经得起群众的监督。有了群众的监督,我们就有了远离廉政风险的“防护线”。


原文链接:http://sft.ah.gov.cn/zhzx/sfyw/5576135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