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七五”普法成效回顾:贵阳市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 奋力构建贵阳贵安全民普法新格局
“七五”普法以来,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七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服务大局工作措施有力有效,抓住普法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方式方法推陈出新,基层社会治理卓有成效,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贵阳市司法局在观山湖区金元社区开展法治文艺宣传活动
贵阳市普法工作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为导向,实施“345”工作法,大力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
南明区普法使者明明
抓实三个环节,拧紧法治宣传“责任链”。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结合工作职能,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并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日常工作中,采取“普法工作提示函”的形式,定向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履行普法责任制,向社会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在年度考核中,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作为全面依法治市、平安贵阳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等综合考核的必要指标,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实现了“做不做”向“好不好”的转变。
观山湖区司法局《观观说法》栏目
建强四类阵地,构筑法治宣传“新高地”。以观山湖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为代表,新建8个警示教育基地,强化了“关键少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法律意识;采取共商共建共管的模式,新建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1个,建成了全省首家体验式法治教育基地——南明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增强了“关键多数”普法教育互动性;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一河、百山、千园”等民生工程相结合,在全市打造了各类法治文化阵地218个,推动了法治宣传生活化;积极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全市开设了120个普法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和各类APP,推动了普法宣传网络化。
抓实五支队伍,实现法治宣传“大合唱”。以政法干部、法学教授为主力军,组建了一支普法讲师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以法学院校学生、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班底,组建了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提升普法工作公众参与度;以各单位各部门普法骨干为对象,开展业务轮训,提升普法骨干指导力;以100%配备法治副校长为目标,实现全市873所中小学全覆盖,夯实了“关键多数”普法教育人才保障;以村居法律顾问为触角,在全市1660个村(社区)建立了普法工作点,推动了法治宣传向基层延伸。
探索普法新形式,打造普法活动“代言人”。塑造了“阳阳”“明明”“观观”等普法卡通形象人物,增强了普法宣传“亲和力”,以“阳阳”为代言人在贵州广电G+TV开设了“阳阳说法”专栏,以“明明”为原型,打造了“明明普法驿站”等系列普法产品,以“观观”为主讲人,开设了“观观说法”抖音账号。同时,组织文艺团体和民间文艺爱好者,把生硬的法条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倡导法治生活。
花果园双子塔LED大屏开展“民法典灯光秀”宣传
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从四个方面抓好普法工作。
一是以更高站位服务发展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普法工作作为助推“四新”“四化”建设、“强省会”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和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二是以更深情怀践行普法为民。坚持以崇法向善为导向,将普法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和各环节,引领全社会信仰法治、践行法治、维护法治。
三是以更新理念深耕普法宣传。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创新普法形式、做精普法内容、织密普法渠道、找准普法对象,实现普法宣传精准化、分众化、高效化。
四是以更实举措促进社会治理。高标准推进各类法治创建活动,推动依法治理长效常治,抓实抓细普法工作,助推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原文链接:http://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112/t20211230_721595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