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地方法规 >正文

“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的东营实践

时间:2019-11-13 来源:山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凸显。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调解服务的需求,东营市司法局大力推动“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走出特色鲜明的社会治理创新路。
一、构建“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走出东营模式第一步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力之所至”。近年来,东营市司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要求,深刻领会“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现实意义,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原则,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快推进“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目前东营市、县两级均建立“一站式”调解中心,健全了中心规程、调解规则、调解员守则、调解员聘任管理办法、调解员培训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中心内组建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6个,涵盖生态环境保护、商事、知识产权、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并逐步向新兴领域拓展;共选聘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02人,建立法学专家库和行专专家库,专家库成员200余名,既有律师、退休法官,又有行业专家,专业类型覆盖面广。

  

二、加强合作完善制度建设,走出东营模式第二步
东营市各级“一站式”调解中心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深度融合、双轨运行、同步发展;探索建立“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裁调对接”和“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员联系民警、联系法官、联系律师制度,成为推进东营特色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基层调处力量分散薄弱是导致诉求解决不及时、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市委统筹,各级中心整合政法、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仲裁、综合执法等多部门人员入驻(轮驻),设立法官工作室,组建实名制纠纷化解团队;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和热心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积极培树“朱大姐调解工作室”“天奎调解室”“金水大妈”等一批叫得响、做得好、信得过的调解品牌,在全市构建起专兼结合、多方联动、衔接紧密、协同高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网络。
三、完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走出东营模式第三步
目前,东营市“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还面临与平安东营、法治东营建设要求有差距、与多元纠纷需求匹配不够平衡等诸多挑战。东营市司法局将拉高标杆、对标对表,全力打造东营市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的“重要窗口”,努力把“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成为多元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矛盾纠纷解决平台。
未来,东营市将进一步提升“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智治水平,科技赋能,联合有关部门升级完善矛盾纠纷调处信息系统,实现矛盾纠纷数据与各类社会治理数据集成应用,为任务流转、数据融合提供系统支撑。畅通各级各部门平台流转渠道,确保矛盾纠纷事项的受理、分流、化解、联动、处置等环节闭环运转;依托12348法网,开通网络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在线咨询、申请、预约、调解、司法确认“五位一体”服务,铺就一条及时、高效的解决矛盾纠纷的特殊通道,助力平安东营、法治东营建设,为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171/202203/5ab077f7-15ff-429b-b0e9-f1b44bcd277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