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政策发布 >正文

《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政策解读

时间:2019-11-13 来源:重庆市司法局 作者:佚名 浏览量:

   

  《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2年12月8日经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1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3年1月5日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办法》内容,现对相关政策作出如下解读。

  一、修订背景和依据

  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对保障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行政裁量基准”。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增加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2〕27号)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作出全面系统的安排。现行的《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自2010年实施以来,对规范我市的行政处罚裁量权,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办法有关基准制定、基准适用和裁量规则等内容已经与国家最新规定不适应。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政府决定全面修订现行办法。

  二、《办法》主要内容

  (一)加强裁量权管理。一是明确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和实施裁量基准的主体责任。二是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职责。三是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管理。

  (二)规范裁量基准制定。一是明确裁量基准的制定权限。二是规定裁量基准的主要内容、制定要求、制定程序和修改评估。三是与国家部委制定的裁量基准,以及区县细化上级行政机关裁量基准的衔接。

  (三)完善裁量规则规范。一是分别列举不予处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情形。二是明确罚款数额的裁量规则。三是规定多种裁量情节和并处的裁量规则。

  (四)明确裁量基准适用。一是明确裁量基准的调整适用及其程序。二是要求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裁量基准的适用作出说明。三是通过执法监督、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等途径对裁量基准的适用进行监督指导。

  三、《办法》主要特点

  (一)增强了裁量的合理性、规范性。《办法》完善了裁量基准的制定主体和权限,新增了同过同罚以及行使裁量权时应当综合衡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等因素,细化了罚款数额、裁量情节处理、并处等多项裁量规则,新增了裁量基准的评估和修改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怎样制定以及制定什么样的裁量基准,更加有利于行政机关掌握运用裁量规则作出公平合理的行政处罚。

  (二)增强了裁量的适用性、科学性。《办法》进一步细化了不予处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重处罚3类情形,为行政机关制定免罚清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规定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内容嵌入行政执法信息系统,为执法办案提供精准指引,提高政府监管效能;针对行政机关适用裁量基准可能出现明显不当、显失公平等情况,明确规定经法定程序可以调整适用,能有效避免小过重罚等情况发生,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增强了裁量的指导性、约束性。《办法》从横向、纵向和内部三个维度完善了司法行政部门、上级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对行使裁量权情况的指导监督职责;新增了裁量基准在行政复议中的运用、行政复议可以对裁量基准进行附带审查等,增强了指导监督的合力,将有效防止过罚不相适应、重责轻罚、轻责重罚的裁量行为出现。

   

  政府规章原文:

  http://sfj.cq.gov.cn/zwgk_243/zfxxgkml/sflzyj/sfjszfgz/202301/t20230116_11508827.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地方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市政府部门网站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 市科技局 市经济信息委 市民族宗教委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房城乡建委 市城市管理局 市交通局 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委 市商务委 市文化旅游委 市卫生健康委 市应急局 市审计局 市政府外办 市国资委 市市场监管局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扶贫办 市机关事务局 市金融监管局 市信访办 市人民防空办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 市林业局 市药监局 市知识产权局 两江新区管委会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高新区管委会 重庆经开区管委会 市供销合作社

  

  区(县)政府网站

万州区 黔江区 涪陵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綦江区 大足区 铜梁区 璧山区 潼南区 荣昌区 开州区 梁平区 武隆区 城口县 丰都县 忠县 垫江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石柱县 秀山县 酉阳县 彭水县

  

  其他网站

中国普法网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黄龙路4号 电话:023-67086186 邮编:401147

  办公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2:30,14:00-18:00(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主办单位:重庆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 5000000040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17014143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547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