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钱没了?!小心手机被“嗅探”!
人在家中坐,钱在空中飞。明明手机就放在身边,银行卡乖乖躺在钱包里,竟莫名收到扣款短信。卡里的钱突然“不翼而飞”,这么匪夷所思的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武陟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新型高科技盗窃犯罪案件。
基本案情
一天晚上,苗女士像往常一样刷过抖音后入睡。次日早上,突然看到某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发现自己在抖音平台竟然支出了8000多元,苗女士感到莫名其妙,明明在抖音没有任何消费,这钱咋支出去了?苗女士意识到这事儿不对劲,立马向公安机关报警。经公安机关侦查,最后抓到了“始作俑者”郭某某。
那么他是怎么盗刷别人钱财的呢?
郭某某购买并自行组装了一种叫“嗅探”的设备,在2021年9月至10月期间,和同伙使用“嗅探”设备获取他人手机号并拦截手机短信,后使用该手机号及拦截的验证码登录他人淘宝、支付宝账号,利用支付宝内保存的订单信息获取他人的姓名、身份信息,再利用支付宝内网上银行查询他人绑定在网上银行的银行卡账号、余额等信息。之后再使用“嗅探”设备截取验证码,以获取到的被害人姓名、身份信息注册或登录苏宁易购、小米商城、抖音、爱藏网等购物平台,并绑定被害人银行卡,以购物的形式盗刷被害人银行卡获取财物。郭某某共盗窃十三次,盗窃财物金额共计38923.49元。公诉机关以被告人郭某某犯盗窃罪向武陟县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判决
被告人郭某某伙同他人,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盗窃罪。本案系共同犯罪,郭某某系主犯。鉴于郭某某有立功表现、认罪认罚、主动退赔等情节,对其可从轻处罚。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郭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一万两千元。
法官说法
“嗅探”是一种由笔记本电脑、手机嗅探信道机射频天线等组成的设备。该设备启动后,可以“吸附”方圆1.5公里内2G网络下非移动的手机,获取被害人的手机号码以及手机实时收到的短信息。不法分子通过一些网站、APP的漏洞和撞库的方式,获得被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结合实时监测到的动态验证码,在第三方、第四方支付平台上实施盗刷。
法官提醒广大群众,像支付类、银行类app,在使用时尽可能开通二次验证,比如图片验证、语音验证、人脸验证和指纹验证等等,平时把手机信号一直锁在4G上,并在睡觉前关机、设置飞行模式或者关闭手机移动信号。在夜间尽可能关闭手机银行APP、支付客户端等软件,如遇手机信号突然降频,接收非本人操作的异常短信验证码时,建议立即挂失、冻结账户。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银行卡、支付宝等账户被盗刷,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及时止损,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原文链接: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481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