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负债变“富寨” 改“自愈”为“治愈” ——三明市沙县区法院司法赋能助力破产危机企业“柳暗花明”
“重整成功后,我们对酒店进行了重新装修,经营情况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日前,在广容系列企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一周年之际,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团队回访广容系列企业旗下的广容大酒店时,酒店负责人笑道。
该起案件系沙县法院受理的首例合并破产案。该院通过强化多方联动,创新审判机制,让负债变“富寨”,改“自愈”为“治愈”,帮助陷于破产危机的企业重整成功后实现“华丽转身”。
2016年初,因广容系列企业的决策失误、投资失败,公司名下的广容大酒店也因资金流水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开始走向亏损。2017年4月,广容系列企业向沙县法院申请破产。广容大酒店被破产管理人团队临时托管,100多名酒店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受理破产申请后,沙县法院当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破产审判团队开展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审判团队认为该企业经过债务人多年经营,在沙县区已建立较好的口碑。
“如果破产清算,不仅辖区营商环境会受到影响,企业的百余名员工也将面临失业,不利于社会稳定。”审判团队法官廖应琼如是说道。
2017年4月,沙县法院依法分别裁定受理广容系列企业的破产申请和指定破产管理人。同时,同意广容大酒店在破产期间继续营业,以“缓兵之计”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所需要的人员稳定、设备安全运行等重要条件。
随着破产案件审理的深入,审判团队和管理人发现三家公司人员、资产及财务存在明显混同,债权债务情况也有大量重叠,于是经审判团队合议,果断裁定三家公司进行合并破产重整。
然而,2017至2020年间,沙县法院陆续组织召开了三次债权人会议,却均因债权债务情况复杂、难觅新的投资方等原因无法通过重整计划。
困难没有阻碍案件审理的进程,为凝聚破产处置各方力量,完善破产配套机制,审理团队进一步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多次走访税务局、小吃管委会、招商等部门沟通协调。同时,协调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支持管理人依法履职,保障管理人在破产企业财产调查、处置等方面的履职便利化。此外,运用整体出售式破产重整等破产审判方法,探索破产企业资产多元化处置,有效对接招商引资市场、网拍市场,拓宽资产流转和变现渠道,提高资产盘活效益。
2021年6月,经过多方努力,新的投资方顺利应征。同年9月,广容系列企业第四次债权人会议在沙县法院顺利召开,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了表决,优先债权组、普通债权组、税收债权组等均表决通过该重整计划草案。同年10月,沙县法院依法裁定批准广容系列企业合并重整计划。
“药方”开了,沙县法院持续跟进问“疗效”,推进重整计划的执行落地见效。
审判团队定期审查企业的运营报告、财务报告等,确保计划中的各项条款和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妥善介入处理争议和纠纷,积极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做好重整计划执行中的相关工作,及时解决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此外,多次组织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等召开联席会,为广容系列企业争取信贷支持,成功协调金融机构对广容系列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000万元,用于重整计划规定的债务清偿。
目前,广容大酒店经营情况十分亮眼,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高达9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酒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净利润也有显著提升,连续多个季度实现稳健增长。
“引入资金,合并重整,广容系列企业核心资产和营业价值均得到保留,员工权益也得到保障,保留了税源,最大化实现各方利益共赢。”沙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少勇表示,“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3/id/78429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