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买卖虚拟币是假 转移诈骗赃款是真

时间:2019-11-13 来源:江苏法院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单纯买卖虚拟币也会构成犯罪吗?如果交易资金来源是犯罪所得,而交易人又知晓资金来源,那么该交易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日前,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在通州看守所驻所法庭公开审理了这么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

  经依法审查查明,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被告人王某福及王某标、王某平(均另案处理)三人商议通过欧易平台进行USDT虚拟币买卖,约定王某福、王某平共同出资25万元、王某标出资11万元,分别操作各自账号进行交易,获利由三人平分。

  所谓的虚拟币买卖,其实就是王某福等人为诈骗分子转移诈骗资金的一种手段,诈骗分子用赃款向王某福等人购买虚拟币,从而达到洗钱的目的,而王某福等人则从中赚取差价获利。2023年7月至11月,被告人王某福提供多个微信号用于收取虚拟币交易资金,通过欧易平台虚拟币在场内、场外交易,为诈骗分子转移诈骗资金,共计人民币38万余元,从中非法获利12000余元。

  法庭上,被告人王某福坦白道,自己在进行第一笔虚拟币交易时就发现对方资金来源是诈骗所得,并提醒同伙王某标,但王某标表示他们作为商家只是单纯进行交易从中赚取差价而已,公诉机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王某福提起公诉。目前,法院对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法官提醒,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本身就存在法律风险,若是用来给赃款洗钱,那更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原文链接:http://www.jsfy.gov.cn/article/988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