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力打造便捷高效普惠公共法律服务
全省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459个、法律援助联络点2.95万个、公证证明材料清单扩大至42类172项……近年来,省司法厅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2024年4月,洛阳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 增辉牡丹节” 主题宣传月活动。
加强统筹谋划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全域覆盖
省司法厅先后出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功能设置、平台建设、岗位职责等进行规范,增强平台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以市带县、以城带乡、整体推进”的方式,构建完善融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涵盖省、市、县、乡、村“三横五纵”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目前,全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17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4459个、法律援助联络点2.95万个,实现法律援助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做好资源调配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为切实解决律师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选派320名市域律师到律师资源不足的68个县(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年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万余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机制,选派200名新入职律师到100家司法所实践锻炼,通过导师引领、交流互帮等形式,助力青年律师成长,推动律师资源下沉,赋能基层依法治理。
坚持需求导向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省司法厅持续打造法律援助受理快速通道,与16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扩大至150项,证明材料清单扩大至42类172项。指导仲裁机构在县(区)设立派出机构,满足群众的仲裁法律服务需求。召开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准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推动打造中部地区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
2024年3月,开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普法志愿者走进菜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信息无障碍 智慧助老行”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省司法厅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质量跟踪管理,采取自我评价、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评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工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整体提升。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4/06-28/30147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