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正文

五华法院构建12345解纷新模式,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

时间:2019-11-13 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年来,五华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体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减量与审判提质增效工作,积极履行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形成“一个矩阵、两个品牌、三个联动、四个服务、五项机制”的基层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吸附在基层。

  构建一个矩阵,拓宽指导调解覆盖面

  构建党委领导,多方参与的“1+N”队伍体系,搭建涵盖人民调解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的调解人才库,吸纳工商、医疗、证券、金融等优质调解力量。以“金丝雀预警机制”为着力点,由人民调解组织对接辖区各街道人民调解组织,构建“联络到街道、下沉到社区、延伸到院落、融入到网格”的分层指导模式。组建“法官+调解员+法官助理”的指导团队,适时的开展法律知识、调解技巧等指导,不断提升调解成功率和效果。

  打造两个品牌,提升重点领域调解质效

  针对性打造“总对总”金融解纷品牌,主动延伸金融调解“触角”,积极与云南省银行业协会以及云南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对接,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由协会派固定人员常驻五华法院金融调解室,改变行业调解驻而不调、效率低下的实际状况。创新打造“五华区涉企民商事纠纷调解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企情收集、助企帮扶、纠纷调解、司法确认于一体的司法服务。同时,在五华区司法局设立助企服务站,由具有商事调解资质的调解组织入驻,在法院之外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协调辖区内各职能部门等服务,构建起内外联动、联合共治的涉企调解服务机制。

  构建三个“联动”,凝聚纠纷化解“同心圆”

  与行业联动,挂牌涉及医疗、保险、证券、金融等行业调解组织14个,并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定期开展业务指导、联动调解,深挖行业调解潜能。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职业机构联动,引进两家公证处及八家律所作为五华法院特邀调解组织,打造包含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行业调解员等专业、多元的调解员队伍。与基层调解组织联动,将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聘为五华法院的特邀调解组织,并录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由五华法院人民调解组织对接各社区街道的调解中心,让基层调解和司法确认“零距离”。

  优化四个“服务”,多渠道指导解民忧

  优化建立“清单式服务”“点单式服务”“订单式服务”“跟踪问效服务”四项服务机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收集群众诉求,为群众、企业提供全链条、更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同时通过跟踪问效,不断强化调处效果。

  完善五项“机制”,高效能强化促保障

  建立并完善金丝雀预警机制、联合会商机制、群众诉求服务和评价回访机制、示范诉讼机制、“调确执”无缝对接机制,创新优化纠纷调处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加强沟通联动,实现纠纷调处共商共治,强化诉调执对接,建立纠纷调处全流程源头化解体系。

  下一步,五华法院将持续发力,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做深做实指导调解工作,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向前延伸、向深落实,助力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

  


原文链接:https://fy.yngy.gov.cn/article/detail/2024/08/id/80791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