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一核三治”走出乡村善治之路
“50元钱外加一条哈达,就参加了侄子的婚宴。”前不久,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村民索南太见证了侄子人生的最重要时刻,“要是换做以前,作为叔叔,侄子结婚至少要有1000元的彩礼和两瓶好酒才能拿得出手!”而如今,村规民约严禁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大家的份子钱都统一了,大大减轻了亲朋好友的压力。
2019年,贵南县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贵南县高位推进试点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具有贵南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坚持统筹谋划,高位推进 筑牢乡村治理的党建根基
强化组织领导,建强基层组织。贵南县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组织、思想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6个,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村级“坐班轮班”制度,依据村内实际整合岗位、人员,按半脱产实行轮班,既避免乡村管理机关化,又解决村内事务无人管的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对16项村级党务、20项村级政务公开作出明确要求,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修订完成75个村、9个社区居委会的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
“今年五星级文明户的荣誉称号终于轮到我了。”家住贵南县沙沟乡郭仁多村的南太加高兴地说。原来,南太加家的环境卫生差,自沙沟乡全面实施乡村治理以来,郭仁多村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实行了“门前五包”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南太加的门口彻底干净了,提起爱护环境卫生这一块,村民都说要向现在的南太加看齐。今年,南太加在村民的一致好评中被推选为“五星级文明户”。
坚持三治融合,协同整治 破解乡村治理的低效难题
推进依法治理,积极推行“2+3+X”的依法治理模式,建成贵南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妥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深化移风易俗,针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对婚嫁、彩礼、人情消费、宴席、丧葬等进行纠正整治。就拿塔秀乡来说,各村统一确定彩礼不超过5000元,女方陪嫁由原来的50头牛或100只羊控制到现在的5头牛或15只羊以内,婚礼费用压缩近90%。广泛宣传引导,深入开展“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教育,大力弘扬“贵南治沙精神”“英雄门合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充分利用“一团十二队”等载体,教育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以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史馆和英雄门合红色教育基地,高原生态保护教育基地等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宣教服务平台,开展宣讲活动298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3.2万人次。
坚持产业引领,改善民生 提升乡村治理的整体效能
振兴乡村产业,投入五千多万元实施8096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到户产业发展项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5981.63万元,扶贫产业资金投入产出比达115.4%,户均增加收益2.96万元,人均增收7388元。如今,在帕诺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村集体+合作社+牧户”模式打造的贡卡牧场,存栏牦牛超过万头;班子强、基础好的查纳、沙拉2个农业村,完成乡村振兴县级试点;茫曲镇沙拉村“两委”班子流转土地441.47公顷,由8名“两委”成员统一经营,村集体收入达75万元。此外,投资804.85万元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初级加工业,“天路飘香”品牌实现全州共享,黑藏羊规模数量逐年扩大,牦牛、藏羊、油菜、青稞等优势产业融入全省产业联盟。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84个村(社区)完成“一户一档”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强化服务群众下沉,实现由群众动嘴到干部跑腿的转变。在茫曲镇,“线上线下”“说事办评”“干部走访”等特色服务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过马营镇的“零距离”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及时发现处理群众关心问题的“执勤点”和为民办事的“服务点”。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106/t20210617_6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