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来了“公证服务顾问”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2022年,北京市公证公益法律服务办证总量10.5万余件,同比增长34%,平均每名公证员办理公证公益法律服务245件,远超规定的每人每年20件标准;推行“公证服务周末不打烊”机制,先后服务群众万余人次……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首都公证行业在强化公证人民性、公益性,持续推进均衡性、可及性,有效提升服务性、便民性方面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公证公益属性和公证为民执业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便民利企举措,细化出“12类事项属于公证公益法律服务范围”“公证员每年办理公证公益事项不少于20件”“打造‘半小时公证服务圈’”等一系列可量化可评测的考核体系,走出了一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担当的发展之路。
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公证作用
几天前,北京市“社区公证服务顾问”试点工作在朝阳门街道正式启动,根据街道、辖区社区和北京市方圆公证处签订的《公证公益法律服务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社区公证服务顾问”将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为居民提供公证公益法律服务,并积极参与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方圆公证处负责人牟海容说:“除了助力基层治理,我处作为我国航天搭载物保全证据公证最主要的承办机构,2022年已为我国航天搭载物提供了7批次的保全证据公证法律服务,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开展“社区公证服务顾问”试点是北京市司法局党委着眼市域社会治理、发挥公证法律服务保障功能的重要部署。在北京,公证行业围绕中心工作、以“公证公益”为抓手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的举措远不止于此。
据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负责人介绍,仅2022年,首都公证行业就为政府重点工程办理减免收费的公证9600件,同比增长1224.1%;为减灾救灾办理减免收费的公证481件,同比增长434.4%;在办证过程中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287件,同比增长39.4%,将防止或减少纠纷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服务“三农”是首都公证行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据了解,类似春季种植等涉农惠农项目具有时效性,住在山区的农民申请公证往往要来回奔波,十分不便。为此,北京各公证机构广泛为村民提供上门服务,并对经济困难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户减免相应的公证费用。针对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公证机构在宅基地确权、助拆腾退等工作中,特别指派经验丰富的公证员参加各方会商,有针对性地宣讲法律后果,切实发挥公证预防纠纷的职能作用。在开展公证公益服务的同时,北京市各公证机构还广泛与各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提供一揽子帮扶服务,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问题。
3年来,首都公证行业累计办理“三农”相关公证事项1.1万余件,2022年为服务“三农”办理减免收费公证量同比增长28.5%。
建章立制全面强化公益属性
2022年下半年,一位老人给北京市华夏公证处打来电话,咨询办理遗体捐献公证事宜。老人姓刘,今年68岁,他了解到捐献遗体对促进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便萌生了这个想法,希望能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公证员袁丽平听闻这一信息后,当即在电话里告知老人可免费为其办理公证。近日,老人走进华夏公证处,袁丽平再次确认了老人及其家属的意愿,为他免费办理了遗体捐献公证,留下了这份厚重的“生命之礼”。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22年,首都公证行业累计为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2782件,同比增长36%,为老年人办理减免收费公证3822件,同比增长30.6%,全市公证公益法律服务已占全部公证业务的20%,日渐成为群众的“刚性”需求。
为确保全市公证公益法律服务在规范有序运行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司法局在坚持党建带队建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文件,筑牢公证服务为民的思想根基,为规范开展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提供指引。
群众对哪些事项属于公证公益的范畴尤为关心。对此,《北京市公证公益法律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是公证机构、公证人员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提供的无偿或收费低于成本支出的法律服务,具体包括遗嘱、遗体捐赠、小额继承以及单件公证服务收费不超过200元的公证事项等共计12类。
同时,北京市司法局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实现公证公益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公证行业对困难群众的服务与关爱。作为激励措施,北京市司法局将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情况作为对公证机构、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评先评优挂钩,以此加大公益服务考核评价权重。
改革创新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是北京市司法局推动改革创新的核心目标。
桂天义是北京市东方公证处的公证员,居民张先生日前找到他,想办理一份遗产继承的公证书。按照法律规定,张先生办理遗产继承公证,需要三位法定继承人同时到场。然而,张先生的家庭情况特殊,其余两位法定继承人因患病无法到场办理。得知这一情况,桂天义为张先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上门为其办理了公证事宜。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近日,北京市公证协会再次升级“最多跑一次”公证便民利企服务,在上一批180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基础上,将无犯罪记录证明、著作权登记证书等5项公证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范畴,持续深化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
这样的改革小缩影,在首都公证行业还有很多——办理“跨省通办”学历、机动车驾驶证等公证事项超2万件;推进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告知承诺制……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北京公证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全市公证法律服务资源,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公证,持续打造“半小时公证服务圈”。
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负责人表示,首都公证行业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公证公益法律服务和“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以专业、高效、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推动北京公证事业迈上新台阶,为服务首都“两区”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优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304/t20230420_4767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青海将法律援助纳入便民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