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健:“全能”法官是这样炼成的
简介
霍健,1981年出生,2009年考入鞍山市铁西区人民法院,2014调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任鞍山中院民事审判综合二庭公司保险审判团队审判长。多次获得鞍山中院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办案之星、裁判文书之星等荣誉。
因为上午霍健有庭要开,采访到她时已近午时。“稍等,我马上回来。”她匆匆回到办公室,翻开厚厚的笔记本,将上午开庭的心得记了下来。
霍健有个习惯,每次开庭、外出学习、开会研讨或有好点子,她都会记“日记”。从事民事案件审判的10年里,像这种几厘米厚的本子她已经记了5本。这些“秘籍”也让她逐渐成为同事们口中的“全能”法官。
坚持学习 更新裁判思维
前不久,在院党组开展的“早间学习时段”活动中,大家集中学习《民法典实施中的裁判思维与裁判方法》一文,这是2022年发表在《中国应用法学》期刊上的文章。
“秉持情理法兼容的公正观,严格实施法律的过程中又注意防止机械执法……”文章的观点给正在审理一起案件遇到瓶颈的霍健打开一扇窗。
“那是一起涉及房屋买卖的物权纠纷,一审只是按照房屋产权证记载的所有权人来简单机械进行判决,却没考虑到被告为赡养老人多年的付出。”霍健大胆运用了文章中提到的价值利益裁判法,结合该案的特殊案情,最终秉持情理法兼容理念作出改判,依法维护了已尽赡养义务但未获得承诺财产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敢于创新 践行新型庭审
去年以来,鞍山中院实行了庭审优质化改革。霍健也用一个个案件来踏踏实实践行庭审优质化的各项举措。
在去复旦大学学习归来后,霍健便大胆尝试采用微信会议这种新的庭前会议方式。在不久前的一次庭审中,霍健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居住在台安地区,为便利双方当事人,节约诉讼时间与成本,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在庭审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各方当事人以及本案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均在微信群中。
“这种一案一群的灵活庭前会议能真正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无需提前来法院开庭前会议,省时又省力。”霍健告诉记者,庭前会议微信群会一直保留至案件审理完毕判后答疑阶段,各方当事人在案件审理后也可以灵活选择时间在微信群中要求法庭对裁判结果进行判后答疑。
全面发展 成为“审学研”人才
案件办理多、快、稳、准,各类民事案件都驾轻就熟,裁判文书也写得好,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同事们眼中,霍健就是一个“全能”法官。
对此,刚被任命为审判长的霍健清楚地知道,她的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年轻法官,要珍惜院党组的信任,把握机遇并勇于挑战,在工作上修炼格局、强化担当、增长才干,在业务上对标对表、实干巧干、深学细思,审学研齐步走,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原文链接:http://ln.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09/id/75560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