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问题如何治理?北碚区法院献出司法建议“良策”
“建议你局全面摸清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运营现状,对违法失信、不规范的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实施严管和惩戒,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我区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近期,北碚区人民法院就养老行业规范化发展陆续向民政部门发出两份司法建议书,建议高度重视养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辖区养老机构的监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在审理一起涉辖区养老院的系列纠纷案中,北碚区法院发现,该养老院因财务状况和运营问题将导致正在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随时面临强制出院的境况。为确保该院养老人员的正常生活,法院联络民政部门并紧急发出司法建议书,民政部门及时回函,就养老院开展风险提示的同时做好应急预案,对接公办养老机构保留床位,案涉30余名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
北碚区法院以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发现当下养老机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行业服务标准欠缺、监督监管缺失等问题凸显,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在深挖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后,北碚区法院再一次向民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书从规范养老合同、入院评估机制、分类评级制度、从业资格认定、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司法建议,以期规范辖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稳定的养老环境,实现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与老年人权益保障双促进。
“法院的这两份司法建议彰显出司法为民的情怀和担当,提出的建议极具针对性且十分中肯,为全区养老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收到司法建议书后,民政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使用推广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
据悉,民政部门已指导各养老机构完善服务合同,加强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使用推广力度,成立养老服务协会,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和养老机构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采用“日常抽查+三方专业机构每月督查+区级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24小时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业检查,设立投诉渠道并定期开展阶段性评估、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行政执法,协同法院共同实现养老服务合同纠纷源头化解,护航养老产业在法治框架下规范健康发展。经统计,2024年上半年,辖区养老服务合同纠纷未有新增。
原文链接:http://cqgy.cqfygzfw.gov.cn/article/detail/2024/07/id/80378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