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智慧安保 >正文

厦门集美灌口法庭特色解纷息讼止争

时间:2019-11-13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灌口人民法庭立足灌口镇作为“八闽重镇”的深厚文化底蕴,建设“灌口清源调解文化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将闽南文化基因贯穿于息讼止争、调解培训、法治宣传教育三方面,探索出一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路径。

  一句“闽南俗谚”纾解心结

  “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芯。”调解室内,承办法官引用的一句闽南俗谚说到了众人心坎上。

  原来,这是一起继承纠纷,儿女三人在母亲去世后,因遗产问题发生争执。2023年6月,长女与养子诉至法院,要求依据遗嘱分割母亲名下两处房产,但小女儿却质疑遗嘱的真实性。法官以父亲老李为“突破口”,了解小女儿与老李夫妻相处的细节,得知小女儿在母亲住院期间也时常嘘寒问暖、端茶送饭。

  法官耐心劝解,缓和老李坚决的态度,为小女儿进行释法说理,解开心结。最终,各方在法官的劝说下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据灌口法庭庭长钟乾华介绍,老李家的“和解记”是灌口法庭依托调解中心,将闽南调解文化和本土解纷力量融入解纷工作的生动实践。

  一声“亲切乡音”拉近距离

  通俗易懂的讲解、接地气的闽南调解文化、清晰的案例范本剖析……10名不同领域专业法官参与“点题式”调解培训,引导基层调解员运用闽南文化化解矛盾、止讼息争。

  “从培训中我学习到很多,更加懂得怎么发挥自己精通方言乡音的优势,去和当事人沟通。”谈及调解培训对自己的启发,老黄回忆起一个案件。

  2023年年底,村民阿成与小刘因琐事发生争执,未成年人小刘砸伤了阿成,后阿成诉至法院。在联系小刘父母后,老黄发现二人已经离婚,对孩子打人这件事均不闻不问,老黄以亲切的方言乡音指出刘父、刘母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问题。

  经过多次耐心沟通,今年8月,刘父、刘母向阿成表达歉意,当场支付了阿成赔偿款,并表示将认真陪伴教育孩子。

  一段“流芳佳话”共促和谐

  今年7月7日,近60名青少年及家长站在“厦门版六尺巷”的浮雕前,在法官助理孙鹭鹏的带领下,深入感受闽南文化中“和合为贵”精神的魅力。

  这是灌口法庭通过“集美区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将闽南俗谚、家规家训等闽南文化融入法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灌口法庭与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合作,收集刻有裁决文告等内容的厦门古代示禁石刻10篇,梳理展示闽南调解俗谚55条、家训12条、典故4个,深挖家和人兴、诚信互助、睦邻友好、团结互让等闽南文化精神内涵,开展开放日、普法讲座等活动。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942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轻罪立法扩张的刑事司法应对

下一篇:没有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