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家仲裁机构携手发布合作倡议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这是一个会集了国际仲裁界各界精英的重大时刻。”让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马塞洛发出如此感慨的,是近日于北京举行的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
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跨越时代的国际仲裁”,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的代表、法官、仲裁员、律师、学者及工商界人士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500余人会聚一堂,仅外宾就多达近120人。在这里,他们共议国际仲裁新的发展趋势,共商新时代国际仲裁友好合作,共创跨越时代的国际仲裁。
“坚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法治交流合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贸仲主任任鸿斌在论坛上提出,要围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广泛凝聚国际仲裁界交流融合的共识,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北京宣言合作机制,推动构建区域化、全球化仲裁法律共同体,促进多元化争议解决在全球范围推广适用,助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培育一流仲裁机构
加强区域仲裁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争议解决方式,在化解商事纠纷、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仲裁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化仲裁制度改革,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
近年来,我国仲裁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据司法部统计,2023年,全国279家仲裁机构办理仲裁案件超60万件,总标的额1.16万亿元人民币。2012年至2023年间,中国仲裁案件数量增长近5倍,仲裁标的额增长8倍,案件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决纠纷类型涵盖金融、工程建设、合同买卖、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等众多领域,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了优质、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马塞洛认为,中国已经崛起成为国际仲裁的全球中心之一。
近年来,中国仲裁机构主导的国际合作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2019年,贸仲联合40余家国内外仲裁机构达成《“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北京联合宣言》,由此诞生了“一带一路”首个国际仲裁合作共同体;2021年,将其进一步深化为合作机制,成员方已达55家;2023年,贸仲牵手40家成员方达成《“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如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所说,“一带一路”是国际经贸合作之路,也已成为国际仲裁合作之路。
在区域仲裁合作中,中国仲裁机构表现活跃。面向东盟,2022年8月,贸仲牵头东盟11家仲裁机构,在南宁举办东盟国际仲裁高峰论坛,深化交流合作;面向拉美,去年5月,贸仲邀请10家拉美地区仲裁机构,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合作再上新台阶;面向中亚,去年11月,贸仲在乌鲁木齐举办中国—中亚仲裁论坛,得到15家中亚及周边国家仲裁等争议解决机构的支持,区域仲裁合作生态圈已然形成。
面向未来融合发展
国际仲裁数量攀升
联合国贸法会秘书长安娜·乔宾·布莱特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在合作方面的积极表现:“非常感谢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负责国际贸易和纠纷解决的相关部门、中国贸促会及贸仲与我们之间所开展的长期合作。”
曾经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主席伊斯梅尔·斯莱姆,也对中国重视国际仲裁合作予以褒扬。他用分享、拥抱、连接性等作为新时期仲裁的关键词。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一直在追求友谊和合作这样的理念。“我们也需要做同样的事情。”
积极主动地推动国际仲裁合作深化,在贸仲看来,是全球仲裁界面向未来、追求卓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之一。“为更好地服务全球经济发展、满足不同法域当事人需求,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已成为大趋势。”王承杰断言。
近年来,国际仲裁案件数量不断攀升。近5年来,贸仲受理仲裁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约12%,争议金额连续六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去年,贸仲受理案件5237件,争议金额达人民币151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8月,贸仲受理案件4131件,同比增长28%,争议金额达人民币1273亿元,同比增长近50%,增势尤其显著。
案件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增强,涉外案件数量和争议标的大幅增长。2019年至2023年,贸仲共受理涉外案件3279件,年均受理656件;其中双方当事人均为境外的国际案件339件,年均68件。今年1月至8月,受理涉外案件466件,同比增长11%,且涉外案件争议金额已超过人民币624亿元,同比增长67%,持续呈现大幅度增长。
涉及国别不断增多。截至目前,贸仲受理的仲裁案件涉及全球国家和地区165个,其中近5年新增国别达32个。今年以来,案件涉及国家和地区已达81个,同比增长8个。
外籍仲裁员参与程度高,程序语言、适用法律多样。近5年来,贸仲外籍仲裁员共有611人次参与575个案件审理,2023年当年即达到136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超过70%;677个案件约定适用英文或中英双语;74个案件约定适用26个国家和地区法律。
贸仲裁决执行涉及全球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并获普遍承认与执行。仅今年,贸仲裁决就在加拿大、沙特、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提起申请承认与执行,且全部得到支持。
深化仲裁文化交流
凝聚多元解纷合力
贸仲的相关数据,凸显了仲裁国际化发展趋势。在王承杰看来,深化交流、扩大合作、携手并进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推进国际仲裁发展的智慧方案。“国际仲裁界发展目标一致,共同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贸仲在致力于扩大“朋友圈”的路上坚定前行。论坛举办当天,贸仲与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开罗区域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大韩商事仲裁院国际仲裁中心、卡塔尔国际调解仲裁中心、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JUS Mundi(法国国际法与仲裁搜索引擎提供商)先后签署或更新签署合作协议。
作为论坛的压轴大戏,贸仲与来自中东北非为主的共计30家仲裁机构秉持同心同向、携手向前的理念,共同发布《2024国际仲裁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合作倡议》)。
《合作倡议》提出:持续坚守公平正义,保障仲裁透明独立。促进仲裁作为跨境争议解决的有效和首选方式,努力为全球当事人提供追求公平正义的争议解决机制。
深化仲裁文化交流,倡导开放共赢合作。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仲裁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构建和谐包容的国际仲裁文化生态圈。
积极争取司法支持。共同促进仲裁裁决依据联合国《纽约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承认与执行,为国际仲裁发展营造更好的国际法治环境。
携手善用科技创新,竭力实现绿色仲裁。探索新技术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领域的运用,利用科技助力国际仲裁高质量发展。
凝聚多元解纷合力。共同促进仲裁与诉讼、调解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灵活、高效、便利地解决国际商事纠纷,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协力开展人才培养,共同为青年人提供宝贵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激发青年对仲裁事业的热情与创造力,为构建更加公正、高效、和谐的国际仲裁体系厚植后备力量。
大道众行远,携手启新程。王承杰表示:“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与各方一道,持续发挥国际仲裁在推动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应对全球治理新挑战、促进国际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团结协作,共同谱写国际仲裁合作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410/t20241009_5072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