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管得宽”换取“百姓安”
彭水县汉葭司法所所长李绍灯一行深入基层成功调解矛盾,当事双方握手和解。
他们是1个由3人组成的司法所小团队,有1名正式干部、2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但辖区街道幅员189.73平方公里,有12个社区、8个村,约15万人,还有重点企业200多家、中小学10所。用司法所所长李绍灯常用的一句话来做介绍:“我们彭水县司法局汉葭司法所虽然人少,但是管得宽。”
汉葭司法所管得到底有多宽?除了辖区面积广人口多之外,管的“业务”也宽,矛盾调解、矫正帮扶、法治宣传等大事小情、鸡毛蒜皮都在他们的“业务”范围。针对辖区矛盾纠纷点多、面广、量大、内容复杂等实际情况,他们坚持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尤其是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主动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等,增强全员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管得宽”为着力点,以“管得好”为落脚点,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工作成效,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调解机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加强矫正管理,针对性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各项实际困难;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法治宣传送到门口,为群众释疑解惑……
只要是群众的事情,他们坚持做到工作再忙不能耽误、时间再晚不能不到、事情再小不能推辞,用“管得宽”换取“百姓安”。
完善调解机制
聚焦联动建设合力纾民怨
“基层司法所是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一线阵地,最常见的工作就是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而我们司法行政人员,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不仅是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更是直接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主体。工作中讲求方式方法,联动各方形成合力,让群众怨气消了、心舒坦了,我们的调解工作就达到效果了。”基层扎根十几年的李绍灯,谈到调解工作,如是说到。
据介绍,近年来,汉葭司法所积极完善调解机制,构建由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小组长、网格员、专业律师组成的“五帮一”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施“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措施,充分调动辖区2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256名人民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发挥好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社区)、疑难复杂案件不出街道”。
“今天上午才去了趟司法所,下午你们就联系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快能解决!”6月2日,在汉葭街道下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里,居民刘先生与王先生当场签下调解协议后如此感慨。
事情还得从前不久的一场误会说起。因为天气原因,王先生在土地栽植的树木被大风折断,这块土地恰好又和刘先生种植蔬菜的土地相邻。王先生误认为树木是刘先生故意折断的,便将刘先生种植的蔬菜苗损毁了几十株。就这样,双方因没有互相沟通导致矛盾逐渐加深,互相埋怨、互不退让,刘先生这才找到司法所请工作人员帮忙调解。
汉葭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调查了解情况中发现,双方当事人不但是邻居,还是亲戚,只因沟通不畅才引起矛盾纠纷。
“哎呀,自古以来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两家既是亲戚,又是邻居,本应该互帮互助,怎么能为了这点误会,伤了感情不说,给后辈的影响也不好嘛……”为防止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使事件影响扩大,汉葭司法所联同社区干部一起先分别安抚双方情绪,同时给他们分析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法律、摆道理,双方逐渐放下对彼此的成见,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伤害,从在调解室初见面的互不理睬,到最后充分协商达成了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带着笑意离开。
2020年以来,汉葭司法所参与调解矛盾纠纷950件,化解重点难点矛盾纠纷65件,调解成功率100%。
以心换心真情化人
强化矫正帮扶解民困
“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教育,做到人员情况清、底数明,加强对他们的政策法规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保证遵纪守法,不再触碰法律红线,确保稳定可控,也是司法所一项重点工作。”彭水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中,汉葭司法所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质效,继续发扬司法所“管得宽”的精神,坚持监管和教育帮扶并重,以心换心,真情化人,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你们每次来看我,我既感到温暖又觉得惭愧,你们放心,我一定积极接受治疗,全力配合你们工作。”看着带队前来家中走访慰问的李绍灯,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感动地说到。
李某因患病需每周定期到医院做3次透析,女儿也因病需服用药物,家里的经济来源仅靠妻子一人外出务工支撑,这让李某一度十分低沉。
汉葭司法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焦辉杰、付倩影在工作中了解情况后,及时向李绍灯反馈,一起积极为李某申报困难补助,每周定期到他家中走访慰问,带去日常生活用品,还耐心开导李某,嘱咐其安心养病,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慢慢的,李某恢复了信心,心态也积极健康了起来。
这其实是汉葭司法所在强化矫正对象帮扶中的个例。一直以来,汉葭司法所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五个一”管控方式(即一日一签到、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走访、一季度一审核、一年一评议),促进动态监管,避免脱保、漏保,实现了12年社区矫正管理工作“零脱管”“零漏管”。2020年,汉葭司法所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3名,期满解除61名,在册69名,均人档齐全,还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15次。
同时,汉葭司法所还将未成年矫正对象作为工作重点,利用社区矫正心理测试系统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状况进行专业分析,从学业、家庭、交友、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引导,了解心理状况,开展面对面谈心,消除抵触情绪。2020年以来,共心理疏导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16人。
近两年来,汉葭司法所累计安置帮教刑满释放人员309人,走访帮扶700余人次,帮助212人成功实现就业,为61人落实了临时救助,为24人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
“零距离”送法上门
做好法治宣传教育释民惑
“你们经常上门来宣讲,之前我还有点嫌烦,觉得你们管得太宽,现在经过你们这么一讲解,我就知道《民法典》是怎么回事了,以后我儿子女儿不管我,我就可以告他们。”在汉葭街道鼓楼社区,居民张大爷拿着汉葭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送来的《民法典》读本,笑呵呵地说到。
走家进户发放《宪法》《民法典》读本,让法治宣传触角不断地向居民“家门口”延伸,为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逐一解释支招,这也是汉葭司法所的工作日常。
汉葭司法所积极联动县、街道主管主责主业部门,开展主题日宣传和送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的“法律五进”活动,不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实现法治宣传‘最优效果’,因人而异的宣传是关键。”李绍灯介绍,为此,汉葭司法所针对各类普法对象定制开展3月法治宣传月、4月税法宣传月、“6·5”环境保护日、“6·26”禁毒日、“12·4”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开通法律服务“直通车”,以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企业紧密对接,提供“点餐式”精准法律服务,助力“莎姐进校园”,办好“法律诊所”,服务辖区市场经营主体11175家、机关单位17家、中小学10所,让法治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两年来,汉葭司法所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余份,制作展板84块,提供法律咨询300人次,受教育群众达20万余人次。
如今,汉葭街道居民的法律素养与法治意识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辖区居民在进步,自己也不能落后。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汉葭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学习教育“回头看”和“再动员”,采取“集中学+自学”,“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将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精神学深悟透,做到真学真悟,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完善自我,提升为民服务的专业能力,切实为群众办更多实事。
“基层司法所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但李绍灯、付倩影、焦辉杰三人团队从不抱怨,用感恩知足、敬业认真的务实作风,十几年如一日沉心静气地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各项工作。整个团队和谐有序,管理井井有条,很难得!”彭水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到。
“我们平时有矛盾纠纷、不懂的法律问题,找到他们司法所,工作人员都及时帮我们解决,他们对辖区情况非常熟悉,不仅态度好,工作做得也好,有他们在,很安心!”提起汉葭司法所,汉葭街道鼓楼社区居民吴先生说到。
2016年,李绍灯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司法所长;2016、2017年,焦辉杰获优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2020年,付倩影获优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
“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落地见效,让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将不断自觉锤炼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把群众的事情‘管得更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李绍灯这样说道。
原文链接:http://sfj.cq.gov.cn/sy_243/sfwm/202106/t20210611_939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