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策法规网!
政策法规网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法制服务 >正文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马平

时间:2019-11-13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马 平

  子洲县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子洲县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调解员

  马平,男,现年63岁,系子洲县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县人民法院调解室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子洲县人民法院工作29年,历任乡镇法庭书记员、庭长,院行政庭庭长、民事庭庭长兼院审委会委员,有着深厚的司法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从事人民调解工作4年,连续荣获县、市“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

主要事迹

  

  法治为民促"三感"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随着基层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调解工作内涵越来越丰富。任职以来,马平始终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深入研究法律业务知识融会贯通,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己任,4年来积极牵头通过面对面及网络视频方式,依法调解各类常规民事案件500余件,其中接受人民法院委托调解案件300余件,已经法院司法确认案件363件,其余均为当即兑现。期间,接受各类案件的法律咨询2000余件次。

  业精于勤。基层调解室里,劳动争议、民间借贷、婚姻财产、邻里纠纷……案件类型纷繁,虽然已有多年司法审判经验,为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马平刻苦钻研业务,不仅系统学习人民调解法,还反复研读早已熟知的《宪法》《民法典》,同时对于他曾经不太熟悉,但在人民调解中常用的《行政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条文进行学习探讨,并通过报刊、书籍、新媒体等渠道,多方了解人民调解的优秀做法、经典案例,在具体案件中通过多年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灵活采取法理情结合的方式,持续提高人民调解水平,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暖心服务促和谐

  马平是土生土长的子洲人,在子洲县人民法院从事司法审判工作29年,其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0年,在当地知名度广、威信高、群众基础深厚。马平在人民法院荣休之后便倾情投入到人民调解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一杯清茶迎群众,用暖心法律服务为乡亲排忧解难。

  2020年9月,家住县城城区的王某来到调解室,诉说其丈夫2017年因公牺牲后,其与婆婆尚某因已逝丈夫的抚恤金分割问题产生纠纷,其丈夫单位多次协调沟通无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看看人民调解能不能解决问题。

  详细了解原委后的马平,并没有急于马上开展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他分别找到申请人王某的父母,被申请人尚某的孩子、姐姐,侧面了解双方近几年来的矛盾情况,先从这些亲属着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亲属对此事的解决有了一致意见之后,带着双方亲属与当事人一起,经过几轮的沟通调解,终于对抚恤金及相关财产分割达成共识,双方同意为此事再不追究任何责任,顺利解决了这桩历时三年的家庭纠纷。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案情不同,调解难度有难易之分,但马平相信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四年来,人民调解室的工作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维护稳定促平安

  司法小阵地,维稳大平台。家乡子洲是榆林市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域,马平在多年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而,每每碰到这样的事情,马平总是夜以继日、不遗余力的希望能通过人民调解,为事情妥善便利解决贡献一份力量。

  2022年末,子洲县人民政府因为一件棘手事找到马平。原来早在2017年扶贫攻坚工作期间,电市镇政府、马岔镇政府为让镇里的贫困户能够有更多长期稳定的收益,分别将他们的扶贫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注入子洲的陕西枫林酒业有限公司和子洲县顺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约定每年分红,5年后返还80%的本金。然而,在合作期满的2021年,由于企业经营问题,在本金返还过程中发生困难。同样的问题,在全县涉及12个乡镇、6344户贫困户,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大局要稳定、贫困户的利益不能受损、企业经营困难也是现实难题,马平相信,这看似环环相扣的“死结”里总能找到一个出口。历时四个多月,马平奔波在问题最为紧迫的电市镇、马岔镇,找镇领导谈,找贫困户代表谈,找企业负责人谈。临近春节,马平知道对于老乡们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卡,别人过年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希望趁热打铁,在新的一年给贫困户们一个有希望的盼头。

  冬去春来,终于在马平的促成之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各方共同议定马平起草的协议内容,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1240份。为贫困户们省下了巨额诉讼费用,为企业免去诉讼风险,为两个乡镇消除维稳隐患,事情的圆满解决为子洲县后续解决其它乡镇问题提供了可学可借鉴的经验思路,人民调解室的工作再次受到政府的高度肯定。

  多年的司法工作经验,看过很多乡亲因为不懂法、不知法酿下恶果,马平说每次案件调解的机会,就是以案释法,为群众讲法、普法的最好时机。回首过去,30多年的工作经历,马平见证了家乡父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喜人转变;面向未来,马平希望通过人民调解工作继续为家乡社会治理增添更加浓厚的“法治底色”,用实际行动写下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最好注解。

  


原文链接:http://sft.shaanxi.gov.cn/cfxz/rmcyhcjfc/765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策法规网 zcfg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