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申东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大厅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答复声和急促的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热线平台的接线律师全天候在岗,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不打烊”的公共法律服务。
“群众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的,可随时拨打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有专业律师随时解答,也可登录宁夏法律服务网留言,随时在线查询和获取公共法律服务的方式渠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唐静说。
近年来,唐静和同事们聚焦发展新形势、工作新要求,通过不懈努力,打造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匠心为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创新打造工业园区、商圈社区、国际枸杞中心、物流园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家,服务企业1300余家、群众7万人。
组建西北地区首个公共法律服务专家库志愿团,修订法律援助以案定补管理办法,实行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告知承诺等。
优化12348热线管理模式,提供全天候服务,创新“1+1+N”热线管理模式,实现办结率、回访率、满意率3个100%。建立“3+4+N”案卷评查模式,每季度开展法援案件同行评估、质量评查活动。
先后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先行区建设、法律援助提升、法律服务惠民等专项行动。
在深化公证体制改革方面,唐静带领处里同事们深入研究、参与制定延时服务、线上办理、公益服务、一次性告知、跨省通办等15项便民利民措施。在她的推动下,宁夏公证“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从48项增加至180项,22项高频公证事项实现“线上办、网上办、马上办”。
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唐静和同事们坚持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移到田间地头和法律服务现场,深入兴泾镇、沙窝村、西新村等地,紧盯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循足迹、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开展“义诊+法律服务”“公证司鉴行业护航乡村振兴结对帮扶”行动,为困难群众、高龄老人现场“把脉问诊”,通过拉家常式普法、心连心走访慰问,用公共法律服务“小切口”解决为民服务“大问题”。
在做好本职工作前提下,唐静还兼任宁夏司法行政系统团委书记、机关党委委员。她探索青年理论学习实践新模式,开展20余项特色鲜明的主题团日活动,组建百名志愿者服务团,积极开展“法治体检”“上门巡诊”等公益法律服务。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403/t20240329_4967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黄河源头的公共法律服务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