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架起群众“连心桥”
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开展行政调解工作。
当事人向顺义区司法局赠送锦旗。
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的行政调解卷宗。
司机张某闯红灯后对处罚决定不服,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获悉后,第一时间组织当事人和交管部门到案件现场进行调解。经过交警现场模拟,张某充分了解了电子系统检测与肉眼观察可能存在的差异。经调解,张某接受处罚,交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张某与交管部门之间的“误解”得以成功化解,是顺义区行政调解组织高效运转的一个实例。据了解,近年来,顺义区创新推出“一个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两级行政调解组织”的“1+2”行政调解体制,综合运用行政调解、行政审判、行业协调等多种方式化解行政争议。
2016年,顺义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已累计调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30余件。覆盖全区的1家行政调解委员会、60余家行政调解工作室积极参与拆除违法建设、信息公开、工伤认定、治安处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其中,成立于2018年的行政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行政纠纷638件,各行政调解工作室参与调解行政纠纷1.5万余件。
3年来,顺义区不断完善行政调解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据统计,3年来,顺义区通过调解结案的行政复议案件达448件,占案件总数的40.1%。
在顺义区司法局局长王雪岩看来,建立健全行政调解机制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具体体现。
“日常工作中,两级组织各司其职。”顺义区司法局副局长马卫冬说,行政调解委员会是区级行政调解组织,行政调解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作为其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指导、监督、协调、推进各行政调解工作室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统筹行政调解人员和行政调解专家库的人力资源。行政调解工作室由各镇、街道、区属委办局设立,直接负责调解行政争议、民事纠纷和行政调解统计分析等工作。同时,吸纳多名职业律师,组成专业调解团队,为各行政调解工作室调解疑难复杂案件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涉及政府重大项目或社会影响较大的疑难复杂纠纷,区行政调解委员会负责对调解工作室给予指导,并选派人员协助开展工作,形成调解合力。
此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韦某工作时晕倒在地,后经抢救半个月无效死亡。在区人力社保局认定韦某为工伤后,劳动仲裁部门就赔偿数额作出裁决,但企业和家属均不认同,并先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仲裁裁决。在企业对认定工伤决定提起行政复议后,法院中止了对裁决的审理。考虑到死者已超过半年未火化,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从彻底化解纠纷、帮助家属尽快开始新生活的角度出发,组织企业、死者家属和人力社保局三方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特别委派在办理工伤认定类案件和民事案件方面颇有经验的调解人员,引用类似的工伤认定案例向企业进行宣讲,并通过辨法析理、风险评估等方式晓之以理,帮助家属分析利弊得失。经过3个小时的调解,终于促成企业与死者家属就赔偿数额达成和解,企业也对工伤认定予以认可。为保障双方合法权益,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积极联系区人民法院,沟通民事调解事宜。最终,在区行政调解委员会见证下,企业与死者家属在区法院达成民事调解协议,并撤回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案件。
为使行政调解工作不缺位不越位,顺义区司法局在多次征求意见和专家参与论证的基础上,印制《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调解权力清单》,作为各行政调解工作室的工作依据,真正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王雪岩表示,下一步,顺义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文/图 徐夫金
责任编辑: 朱剑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Department/content/2021-04/02/611_3269636.html
上一篇: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下一篇:立案促调开庭必调裁前再调